□本报记者李玉亮董婧
一个品牌?就是一个行业标杆?一项标准?就是一个竞争利器?随着品牌引领?标准先行的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加速落地生根?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年初,在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莱芜生姜”被点名,和全省其他26个品牌集体亮相省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现在只为通用、雷诺、福特等世界500强客户群配套。”汇金股份有限公司如此牛气的背后是“标准”——— 将世界103项标准融入进了企业各个环节,同时,将国内269项标准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是莱芜市推进“质量强市”所取得诸多成效中的两个“代表作”。
以品牌培育带动产业转型,是莱芜市推动质量强市战略的一步“先手棋”。近年来,莱芜市坚持质效导向,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带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涌现了如汇源、维达、泰钢、得利斯、汇金、力创等一大批名牌企业。截至目前,莱芜市共有山东名牌产品36个、山东省国际知名品牌3个、山东省服务名牌3个;省长质量奖1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山东省著名商标37件;食安山东示范单位67家,山东老字号企业13家。莱芜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山东省首个全域旅游发展试点,被确定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品牌的打造,离不开创新驱动。去年底,莱芜市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2%,财政科技支出占全部支出比重达到2.5%,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60余名,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6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36.8%。与此同时,莱芜市把发展标准经济作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以标准引领经济转型提升,走出了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转型之路。
为引导支持各行业、各企业瞄准国内外先进标准,积极开展“寻标、对标、提标、达标”活动,莱芜市出台了《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设立了“标准经济引领提升”工程奖励专项资金,总额达800万元,最高可奖励10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标准近160项,创建省级以上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18个,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都明显增强。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冯建华通讯员刘升锋●近百名学生被985、211高校录取创历史新高●“四个人人”系统工程在全省受到好评●4所学校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三严三爱”提升师德师风水平钢城区学前...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