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先胜
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一种同土地、水等自然资源一样的国家无形资源,在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动社会民生发展、保障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连接一切”的载体,无线电频谱资源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大数据等创新驱动战略中,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与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融合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无线电频谱资源,尤其是3GHz以下的黄金频段,由于其传播特性好、技术成熟度高、部署成本低,在广播、铁路、民航、公众移动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用户普遍需求量高、关注度大,不同行业的用户需求高度集中,使供需矛盾格外突出,频率分配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征。因此,无线电管理应适应新形势,按照新要求,找准切入点,积极推进无线电频谱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目前来看,莱芜市无线电频谱资源管理和使用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部分无线电频谱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一些已经分配但长期闲置、低效利用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回收再分配的利用潜力未能得以充分发挥。目前,莱芜市相关回收等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对频谱资源的全过程管理有待加强。二是频谱分配较为单一。多年以来,莱芜市无线电频谱资源以行政分配为主要分配方式,这种方式行政效率较高,便于集中管理。然而,随着各种无线电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难免存在使用效率较低、资源价值体现不明显的问题。应积极推进将行政配置和市场配置手段相结合的频谱分配模式。三是频谱使用潜力不够。以2.4GHz为代表的免授权频段使用是频谱共用的典型,这使得该频段成为当今利用率最高的频段之一。推动更多频谱资源的免授权共用或授权共用,是释放频谱资源利用潜力的有效举措。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积极主动作为,推进莱芜市无线电频谱资源精准供给?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频谱资源监管。结合宿迁情况,要加强热点频率的规划和应用推进,支持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无线电通信网建设。根据无线电频率指配和台站设置情况,进一步完善无线电事后监管标准,加强对频率台站的事后监管。针对公众、专业和业余电台不同类型,实施既设台站数据动态核查制度,不断完善台站管理基础数据库,夯实台站管理基础。加大对设台单位或个人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检查力度,建立重点频率协调、重大干扰查处等工作机制,切实保障设台单位业务通信安全。二是要制定完善频率清退机制。以全市无线电电台执照换发和新设台站登记工作为抓手,对照现行标准,对全市在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完善无线电频率清退机制,彻底打破频率资源使用的“终身制”。三是要推进频率评估成果应用。依托国家开展的无线电频谱使用评估专项活动,以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及卫星通信网为切入点,制定相关规范,完善技术手段,推进研究成果运用,为实现莱芜市频谱资源的精准供给奠定基础。四是要强化重点项目频谱资源使用。服务电信业发展,支持第四代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建设;跟踪市供电公司智能电网建设,服务智能电网无线技术应用;支持公路、铁路、水上和航空等交通运输和管理智能化建设,完善铁路、公路线无线通信网络覆盖。加强对铁路、港口等重大项目无线电频谱需求的保障,在现代化智能交通运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市经信委无管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明通讯员张文娟)在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期间,11月20日下午,市、区教育局行风办督察组一行分别来到陈毅中学、第二实验小学、汶源学校实地走访调研教师有偿家教情况。下午3点,在...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