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琴 通讯员 王宪才 朱伟波)11月27日,莱芜供电公司钢城分中心里辛供电所员工刘新勇通过服务记录仪将整个服务过程录制下来并传到后台留存,此举对规范员工服务行为,规避供电服务风险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悉,该记录仪集数码摄像、照相、对讲送话器的功能于一身,开机就能自动定位,能够对员工服务过程和现场情况进行动态、静态的数字化记录。该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携带灵活方便等特点,同时具有防水、防震、抗摔能力,其内置红外灯即使在黑暗的夜晚条件下依然能够保证图像拍摄清晰。
据了解,今年10月份,莱芜供电公司将首批80台记录仪投放到供电所服务一线,在应急抢修、业扩报装、高低压用电检查等现场广泛应用,实现了对员工服务态度、质量的可视化监督。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鹿振林前三季度,全市钢铁生产及深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4.29亿元,占十大产业的比重为63.9%,同比增长38.4%11月23日,记者来到山东莱芜金雷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一件件锃亮的风...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