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虹 亓莹莹
吧台、高脚椅,沙发、小圆桌,舒适的环境中弥漫着阵阵咖啡香。11月25日上午10点,山东京良物联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谢峰谟和山东三电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洪良坐在高新区高创中心14楼的创意咖啡吧里,一边喝咖啡,一边谈着合作项目在中试阶段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咖啡吧里聚着两三群人,都聊得正热闹。
谢峰谟的公司是专门做物联网智能家居的,2015年6月入驻高创中心。2016年初,公司在开发一款智能净水器的时候遇到了问题。
相比较普通净水器,这款产品最特殊的地方是增加了一个控制设备。有了它,净水器从进水到制水再到出水,每个环节的水质指标监控、滤芯的使用状况,以及远程开关设备,都可以通过手机操作。
这套控制设备需要一个芯片和读取数据的软件。
为寻找芯片研发商,谢峰谟在北京、深圳、上海辗转找了3个月,最后深圳一家科技公司表示可以开发芯片,开价30万元,而且只提供研发后的芯片,不出让源代码。
成本价高,技术又不能全部转让,谢峰谟无法接受。
今年4月,高创中心主任李涛邀请他到14楼喝杯咖啡,并告诉他会有惊喜。在咖啡吧里,李涛向他引荐的,就是在7楼办公的李洪良。一杯咖啡过后,李洪良了解了谢峰谟的需求,表示他们公司就是专门研发控制系统的,可以试一试。
8月24日,谢峰谟的芯片研发成功,进入实验阶段。“一次性技术开发、技术全部转让,总费用还不到深圳要价的三分之一。”谢峰谟高兴极了。
芯片有了,能写软件程序的公司去哪里找?谢峰谟突然想到,5月份高创中心在咖啡吧组织的创意沙龙活动中,他记得有这样一家软件公司。
果然,李涛告诉他,16楼的山东柠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月份刚刚入驻,专门做软件开发。
咖啡吧里,谢峰谟约到了柠檬信息的工程师张庆奉。在咖啡的浓郁香气里,他们愉快地达成协议,成为长期合作的伙伴。
“现在有问题,把楼上楼下的朋友约过来,喝杯咖啡的功夫,就有了主意,再也不用天南海北地跑了。”谢峰谟说。
小小的咖啡吧不仅为大楼里的创业者解决问题,也成了吸引项目落地的窗口。高创中心不定期在咖啡吧组织创客沙龙活动,邀请创业导师和创业成功人士来这里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同时也让更多创业者了解高新区的政策。
近年来,高新区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免收3年的场地租金;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提供5—30万元的“种子基金”;孵化企业的科研开发项目可以优先申报各级科技发展计划,优先组织科技成果鉴定,优先申报各级科技项目资金和基金等。不经意间,一杯杯咖啡成了宣传的最好媒介。
如今,已经有百余家科技企业入驻高创中心。高创中心的创客空间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20多家创业创新型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
这里面,不能说没有咖啡吧的功劳。
新闻推荐
□记者孙菲菲通讯员赵帅如今,行走在钢城区的大街小巷,道路平整宽敞,楼房干净整洁,公园广场上老人漫步、孩童嬉戏,处处洋溢着欢乐与幸福,文明之花盛开在每个角落。这背后,包含着———11月17日,莱芜市荣膺...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