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晓永 通讯员 许俊华
11月18日早上5:30,莱城区兰馨园小区张记早点店内,老板娘张红正忙着准备一天的食材。丈夫杨承德告诉她,莱芜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了。
张红没接丈夫的话,放下手里的活儿,迎进早上第一位客人。两分钟后,张红把热气腾腾的菜煎饼递到客人手里。“今天前10名客人免费,您是第一个。”张红说,“莱芜成了全国文明城市,我们这小店也庆祝庆祝。”
杨承德夫妇是莱城区牛泉镇圣井村人,来城里打工是因为儿子在城里上学,能照顾一下孩子。3年前,为了生计,夫妇俩买了两辆三轮车,一人一辆卖煎饼果子。张红在市第二实验小学门口,杨承德在兰馨园小区门口。一天下来,两人能卖近200个。
2015年,莱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力度加大,像张红这样的流动摊点被叫停了。“创城跟我们卖煎饼果子有什么关系?”张红不解。“都像你们这样,大街上还不成了菜市场?”在一旁做作业的儿子回了她一句。
不能在外摆摊了,杨承德就跟着朋友在酒厂里打工,但只干了两个月就辞职了。“以前都是自己干,现在要让别人管着。”杨承德有点不适应。“报纸上说了,创城后也不会再允许流动经营了。你们租个店面吧,这样你俩也不用这么辛苦了。”这回,儿子的话让张红心里暖暖的。
莱城区对小摊点的管理也很上心。了解到张红的想法后,2015年秋,莱城区创城办的工作人员在兰馨园小区帮张红找到了一个店面,是跟其他人合租,张红占两平方米,一年租金3000元。
有了店面后,杨承德觉得自己有了施展的机会。在河北打工时,他专门学过做菜煎饼的方法,以前因为三轮车的空间有限,只卖煎饼果子。如今,张红做煎饼果子,杨承德做菜煎饼。
没想到,杨承德的菜煎饼还真做出了名气,5公里外的居民都专程赶来买,一天能卖200多个。
说起以前他们两口子的三轮车,杨承德说:“早就卖了。”
新闻推荐
(2017年10月31日莱芜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7年12月1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莱芜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号)《莱芜...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