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庄村村民正在欣赏新建成的文化墙。(王凤娟 摄)
八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正与村民交谈征求美丽乡村建设意见建议。 (王凤娟 摄)
11月27日,走进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八大庄村,扑面而来感受到的是气派敞亮的村容村貌。走到村口,迎接我们的是20多米宽的红色进村牌坊,在脚下延伸的是崭新的沥青路面,道路两旁镶嵌着洁白的大理石栏杆……5个月的集中整治,让昔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华丽变身成为大家身边的“美丽乡村“,成为连城里人都羡慕的好去处。
精准选村重点打造19个村庄
今年以来,钢城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统领、总抓手,在各村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按照“班子团结稳定、发展基础良好、有意愿能干事、群众积极主动”的原则,筛选出12个美丽乡村重点达标村。
此次,钢城区将艾山街道北楼村、东施家峪村,颜庄镇野虎沟村,里辛街道东田庄、上田庄村,辛庄镇下三山、吕家峪、上陈村,汶源街道下历山、南通香峪村,棋山管委会西马泉、三岔河村共12个村庄精准确定为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同时,实施乡村连片治理项目,将美丽乡村连片开发与棋山国家森林公园相结合,打造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共涉及棋山管委会三岔河、高家庄、圈里、八大庄、幸福村、中马泉、西马泉7个村,里辛街道黄家洼、前朱山2个村。
精准规划村民见山望水记乡愁
“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前,为科学做好规划,我们多方咨询,全面结合了市区两级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我们村庄发展的自身实际,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出发,对村庄进行了整体的规划设计。”说到此次美丽乡村的规划情况,八大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加前告诉记者。
在今年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钢城区坚持“连片改造、示范带动”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把美丽乡村规划与“山水林桃”等钢城特色结合起来,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精品线路和精品片区。在村庄规划上,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突出乡村风貌,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优先打造省市贫困村,把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助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增收。
精准建设村庄建设“破茧成蝶”
记者在八大庄村采访,路遇的每一位村民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现在的八大庄村越来越美,越来越好,生活在这里有一种自豪感,感觉很幸福。
环顾整个村庄,我们不难发现村民们自豪幸福感的来源。自今年6月份,该村开启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硬化大街小巷1200多米,让村民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土路;安装仿古太阳能路灯53盏,照亮了村民出行的主干道;高标准建设包括篮球场在内的健身广场,增设一批健身器材,搭建一处百姓大舞台,建设一处休闲凉亭和休闲长廊,让村民休闲娱乐有了满意的场所。此外,该村还对村级卫生室进行了提升改造,修建“长城墙”80多米,建设青砖青瓦的文化墙470多米,包含廉政、党建、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版面80多块……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钢城区按照“尊重民意、珍惜民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对今年重点村建设内容逐一审核,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严禁不合时宜地大拆大建。要求各村建设内容既要符合省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目标要求,突出建设美、环境美、产业美、服务美、乡风美、管理美“六美”标准,打造出一批民心工程、放心工程,切实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出行难、看病难、办事难等问题。
截至目前,该区12个重点村、9个连片治理项目村,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累计硬化村内道路12万多平方米,新建***便民服务中心10个,安装路灯800余盏,清理垃圾3万多立方米,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新建文化墙8000多平方米,美化墙面10万余平方米等,累计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其中整合涉农资金约300万元,极大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本报记者 匡名梅 通讯员 王凤娟)
新闻推荐
集数码摄像、照相、对讲送话器的功能于一身,开机就能自动定位 莱芜供电在全省率先启用服务记录仪
□本报通讯员王宪才朱伟波本报记者左丰岐11月27日,莱芜供电公司钢城分中心里辛供电所员工刘新勇通过服务记录仪将整个服务过程录制下来并传到后台留存,此举对规范员工...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