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高端人才拿出来的蓝图还要更多的青年人才来落实

来源:莱芜新闻网 2018-06-07 14:11   https://www.yybnet.net/

“我走遍了大半个地球,最终还是选择在莱芜扎根,只要有理想,去奋斗,无论在哪里都能大放异彩。”这是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明经常勉励年轻员工的一句话。

这几年,奔速电梯平均每年签约两名院士,尖端人才的引进让企业掌握了特种钢丝绳的生产技术,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梯制造企业,产品成功打入了中欧高端市场。“高端人才拿出来的蓝图,最终还要更多的青年人才来落实。”李长明说,然而,大学生招聘难,特别是具有一技之长的青年技工人才的匮乏,让奔速电梯感受到了转型升级的后劲不足。“目前,企业有三分之一是农民工,他们年龄偏大,也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需求,这是普遍现象。”李长明说。前不久,公司从瑞士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精密设备,但由于没有专业操作工人,导致设备发生故障,影响了生产效率。

奔速电梯遇到的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了莱芜市诸多企业都很头疼的“老大难”问题。春节过后,围绕研究起草好《意见》,市人才办和市高层次人才促进会联合召集莱芜市部分高层次人才企业开了个座谈会,大家反映最集中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招聘难。有的企业招聘会跑了不少,但是最后能签约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外地的学生不了解我们莱芜,咱们莱芜自己的学生也都热衷于往大城市跑。一个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跨越发展、持续发展,必须储备建立一支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青年人才为骨干、以技术工人为支撑的企业人才队伍。市招才局的同志认为,一个城市要想充满朝气和活力,也必须加快吸引集聚更多的青年人才。现在全国各地的“人才争夺大战”正在轰轰烈烈展开,作为中小城市,盲目跟风没有竞争力,必须结合自己的发展实际,用最务实管用的招数吸引紧缺需要的人才。正是基于这个考虑,市委市政府把职业院校的学生也纳入招才视野。《意见》提出:实施青年人才储备工程。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到莱芜市自主创办企业,或到市属及以下企业就业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的全日制博士(含到事业单位工作的)、硕士、“双一流”大学(学科)和“985”、“211”高校本科生、其他高校本科生、大专(含职业、技师院校)毕业生,连续3年每月发放3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和300元生活补贴。同时,对到企业工作的本科以上基础人才,符合条件的发放5万元的“人才购房券”。“青年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这个短板必须要补上,《意见》非常具有针对性、贴近性,真正落到了点子上。”李长明说,他认为要深入研究人才普惠性政策,吸引大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高校毕业生等一般型人才,激发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和创造活力,把莱芜打造成青年人才的聚集之地,向往之地。

《意见》还提出:硕士以上研究生、“双一流”大学(学科)和“985”、“211”高校本科生到莱芜市企业就业,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并经主管部门备案的,5年后可对口安置事业单位工作。定期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参赛项目,最高可给予20万元的综合资助。

来自宏葵生物(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保全,在看到这项人才新政后倍感振奋。这位“80后”董事长刚刚报名参加了莱芜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意见》的出台激励他更加积极地准备参赛项目。“过去我们招聘对象更多的是硕士研究生,虽然政府有补贴,企业的待遇也很高,但依然存在着招工难、留人难的情况。”王保全说。他认为这项举措对青年人才非常具有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干事创业的动力和信心,让外地人安心扎根在莱芜。“现在全国各地都在争夺青年人才,有了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招聘青年人才的底气更足了。下一步,我们将招聘更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王保全说。“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最终的落脚点也就不同,当有人选择到外地打拼时,也有一些人选择回家乡工作,只要扎实肯干,在哪里都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来自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谷秀,坦言自己愿意留在家乡工作。一个月前,她刚刚参加了护士资格证的考试,目前等待成绩公布,她决定先从基层诊所干起,慢慢积累经验。对于莱芜市的人才新政,她表示非常赞同:“留住人才、留住年轻人,一个城市才能朝气蓬勃、活力四射,我为市委市政府的政策点赞。”

★政策链接★

实施青年人才储备工程。强力构建莱芜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体系,鼓励吸引大学生到莱芜就业创业。实行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直接安置到事业单位工作,配偶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可协调安置到事业单位工作。到莱芜市自主创办企业,或到市属及以下企业就业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的全日制博士(含到事业单位工作的)、硕士、“双一流”大学(学科)和“985”、“211”高校本科生、其他高校本科生、大专(含职业、技师院校)毕业生,连续3年每月发放3000元、1500元、1000元、500元和300元生活补贴。硕士以上研究生、“双一流”大学(学科)和“985”、“211”高校本科生到莱芜市企业就业,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并经主管部门备案的,5年后可对口安置事业单位工作。择业派遣期内未就业的莱芜籍高校毕业生,可在莱芜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参加为期6个月的就业见习,每月享受不低于莱芜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贴。加快大学生创业社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对入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免费提供创业场地、创业培训、天使融资等政策支持。定期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参赛项目,最高可给予20万元的综合资助。

记者 时晔然

新闻推荐

深入企业问“冷暖”

6月5日,山东金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实验室向钢城区发改局工作人员介绍电子材料的性能、销售等情况。为推动“三减”...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高端人才拿出来的蓝图还要更多的青年人才来落实)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