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皋兰新闻 > 正文

砂田变枣林美了山村富了农家皋兰县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显成效

来源:兰州日报 2009-10-16 07:3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 寒露时节,兰州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乡镇——皋兰县水阜乡涝池村沟壑山峁上,一大片红彤彤的“河南元丰”金枣挂满枝头。国庆节刚过,皋兰金枣满山遍野一派丰收景象。然而,让广大农民更为喜悦的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春风,再次让庄稼人吃上了“定心丸”。

皋兰县涝池村小彬草沟社社长陈延恕向记者介绍,涝池村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少雨的小山村。以前,大片大片的老砂田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村里人在旱砂田里种瓜菜,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也为兰州瓜果城名声远扬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旱砂田铺砂耗时费力、用工量大,且最佳使用年限仅有20年左右,庄稼人戏称这种栽培模式为“苦死老子,富死儿子,饿死孙子”的“苦命田”。由于砂田老化,粮食产出率很低,好多农民将旱砂田废弃撂荒,远走他乡打工,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也形成了一道罕见的“人造沙漠”景象。

为了给这些丧失生产力的老砂田寻找出路,6年前,甘肃风景园林公司枣研所和皋兰县林业局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大胆栽植了4539亩优质枣树苗木,户均6亩多,当年实现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86%以上,首次为旱砂田的改造利用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如今,满山遍野的枣树林郁郁葱葱,煞是好看,不仅老百姓早早地有了丰厚的收入,就连一些不知名的飞禽也前来“安营扎寨”了。这真是“美了山村,富了农家”。村支书石万明由衷地说。

走进一眼望不到边的枣林,村里的种植大户、年逾古稀的陈亲安高兴地指着路旁果实累累的金枣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个小山村,最适合林果的生长。”他掰着指头如数家珍地向记者算起他家的“增收经”来。原来,老汉承包的36亩枣林,早已进入盛果期。一亩栽枣树55株,一株产10公斤枣,亩产鲜枣550公斤,按现行市场行情每公斤3元计算,亩产值1650元。金银花作为林地辅助产业,亩产干花10公斤,亩产值可达1200元,二者合起来亩收入2850元,这还不算每年领取每亩160元的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款。老汉越算越高兴,声称时下搞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不失为“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民心工程。

在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乡镇——水阜乡境内,集体林地面积22.9万亩,森林覆盖率8.3%,涉及7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3672户;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3060亩。

皋兰县林业局局长魏至本说,今年皋兰县水阜乡被市上列为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乡镇后,县上按照方案采取县上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社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了县、乡、村林改机构,靠实组织领导责任,为辖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目前,水阜乡近30万亩集体林地已进入到马上向农户颁发《林木所有权》及《林木使用权》阶段;宜林荒山荒坡也进入到划线勘界工作程序。全乡1.5万多名农民群众,将成为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中的直接受益者。

新闻推荐

省委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第一巡回检查组在皋兰调研指导工作 体现惠民特色 创新活动载体

【本报讯】 11月3日、5日, 省委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第一巡回检查组组长姚恭荣一行5人,在兰州市皋兰县检查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砂田变枣林美了山村富了农家皋兰县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显成效)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