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56岁的李奎是黑石川乡白坡村党支部书记。有着33年党龄。2007年,白坡村班子换届过程中,经过宣传动员,“一肩挑”工作模式得到了村广大党员群众的支持。一致通过李奎当选白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与其他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相比,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担子让李奎背负了更多的责任,如何发展好白坡村经济成了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黑石川乡白坡村位于皋兰县城东北35公里处,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自然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多年来329户1500多名村民脚踩的一直是泥土路。坑坑洼洼的路面,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农用车和自行车经常被陷进泥坑里,稍不留神就有翻车或摔倒的危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白坡村所有路段的真实写照。
李奎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无奈心有余力不足。修路需要巨额的资金,村委会根本拿不出这笔钱。为此,李奎多次跑到县上和市上找相关部门领导,积极争取资金。2008年7月,在李奎的多方努力和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白坡—大横村路段终于全面开工,到2009年6月,此路段全面竣工,崭新的水泥马路绵延陡坡数里。
白坡村早晚温差较大,旱沙地较多,绿色、无污染的白坡村和尚头面享誉省内外,但因位处偏僻交通不便的原因,和尚头面一直未能成为白坡村的品牌产业走出村门,未能为村民们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长久以来这成了李奎书记的心头病。经过反复思虑、多方寻求意见后,李奎决定把和尚头面这一品牌做大做强。为了能使消费者更加放心、方便地购买白坡村和尚头面,李奎于2008年发动村民,成立了“白坡村和尚头协会”,由村委会牵头,村民自愿种植、自愿入股,村委会积极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宣传,并积极争取资金,使和尚头面走上产业化道路,为农民的增收做贡献。李书记说,“现在虽然有很大的困难,不过等到做大做强了,我们村村民就能变富裕了。”
由于地理位置过高,灌溉渠道水位很难上去。长期以来,白坡村大多数村民一直无法灌溉农田。2007年,“引大入景”工程渠道经过该村一些地理位置较低地段,李书记赶忙抓住这个机会,多方找相关部门协调,最终为白坡村实施了部分引渠。工程实施以后,为了让更多的田地得到浇灌,李书记每天起早贪黑,翻山越岭查看地形,然后再陪同技术人员查看丈量。最终完成歇第沟渠系配套2780米,顺利将大片旱沙地变成了能用水灌溉的良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00亩,使近70户农户受益。
一位老党员感叹道:“如果当时没将沙地变为水地的话,就这几年的干旱,我们连饭都没得吃了。这多亏了李书记呀。”
新闻推荐
6月6日,皋兰县什川镇下泥湾村千亩甜瓜栽培基地,5社农民魏代刚一家正在给一家上海客商采摘刚上市的甜瓜新品种——“台农2号”。今年,皋兰县借世博会在上海举办这一有利契机...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