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秋八月,皋兰县的农民们个个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您瞧,那一排排、一座座高架大棚、日光温室鳞次栉比,大棚里绿油油的辣子秧、沉甸甸的黄瓜头、红橙橙的西红柿及旱砂地里碧绿点墨的西瓜、水灵灵的红砂洋芋等高原夏菜,为农民们赚的盆钵满归的同时,也为兰白两市的市民们提供了更多绿色新鲜、味美价廉的便捷蔬菜。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皋兰县委、县政府年初制定的“五万七千”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
今年年初,按照服务城市、发展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思路,皋兰县扎实推进都市农业进程,着力打造兰白都市农产品加工基地。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县财政列支71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其他项目资金近300多万元共1100万元扶持和引导农业都市化,着力推进出口创汇蔬菜、设施白兰瓜,旱砂白兰瓜、红砂洋芋、优质林果等5个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和7个千亩高新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目前,已建成万亩出口创汇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2.2万亩,建立核心示范区7500亩;建成万亩设施西甜瓜标准化示范基地1.1万亩,建立核心示范区6500亩;建成万亩旱砂西甜瓜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万亩,建立核心示范区6000亩;建成万亩红砂洋芋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1.5万亩,建立核心示范区面积2000亩;建成经济林面积7600亩,其中核桃7100亩,金银花500亩。与此同时,全县7个乡镇还着力发展当地特色农业,打造了7个千亩高新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培育了40个主导产业村,引进了70个高原夏菜、西甜瓜新品种,推广新技术18项,共带动都市农业面积20.5万亩,为当地农民开启了一条新的发家致富路的同时,也为兰白都市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造了雏形。
特约记者 张发润
新闻推荐
皋兰县政府日前首次为辖区53个新农村和重点产业村每村选聘1至2名土生土长“田秀才”,负责帮助农民解决日常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由此实现了 “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
皋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皋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