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记者在市财政局看到了一本厚厚的《兰州市财政局工作运行规程》。这本即将在全市财政系统下发并实施的《规程》,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局机关18个处室及其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共整理、新建规章制度146个,废止7个,整理、再造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工作流程230多项——在全市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中,市财政局以加强财政精细化管理为提高行政效能的切入点,突出“整章建制”和“流程再造”两个重点,使建设资金“跑”得更快些。
流程再造 删繁就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年以来,兰州市启动了市属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工程计划用4年时间,总投资21亿多元,逐年将715所市属中小学的校舍、3441栋单体建筑进行维修。为此,市财政局出台规章制度,与教育部门制定了《兰州市市属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对市属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的所有资金实行专户管理,资金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后,直接从专户支付施工单位,改变了以往资金必须经过市教育局、项目学校再到施工单位的做法,不但减少了资金流转时间,而且加强了对资金的有效监管。
采访中,兰州五十一中(原兰铁一中)进行校舍维修工程的省五建项目经理高东彪对记者说:“现在好了,财政局直接把资金从专户支付到我们施工单位,施工方就可以很快购买原材料,并能按时给农民工支付工资,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兰州五十一中校长张德友说:“手续简化了,资金到位率提高了,施工速度明显快多了。我们的综合实验楼是去年7月底开工的,今年10月中旬就能投入使用了。”截至今年7月31日,该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7644万元,累计支出资金45324万元。
除此之外,市财政局还创新工作方法,紧紧围绕复杂工作简单化这一核心理念,从每个流程、细节入手,删繁就简、优化整合。凡是过时、僵化的管理制度就废除,凡是不必要的中间审批环节就删除、缩减,凡是同类的业务流程就归类、合并,凡是能通过集中办公、一次性解决的就不分批进行……在收费票据年检、土地出让金拨付等具体工作中,市财政局合并业务,进行集中受理、统一审核,并以网络、电话为主要对账方式,缩短了资金审批和核算时间。特别是在对涉及土地储备和出让、基础设施投入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工作,市财政局主动牵头召开专题协调会,与有关部门和单位面对面协商,共同解决问题。在落实汽车、摩托车、家电下乡惠农补贴政策时,市财政局多次协调市工信委和环保局,改变了将补贴资金先从财政拨付市工信委、再由市工信委审核兑付的做法,将补贴对象需要审批的三家部门业务流程集中在一起,实施“一站式”审核服务。
制度创新 压缩时限
针对预算拨款、政府采购和会计管理程序性、公开性、时效性较强的特点,市财政局在严格遵守有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着重在这三项工作上建立健全限时办结制度。对预算审批、预算拨款等14项业务作出限时办结承诺,其中对用款计划批复时间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对各项拨款业务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办结缩短为当日办结;对救灾应急等突发公共事件的财政性资金,开辟拨付“绿色通道”,预算指标下达和资金拨付都实行“直通车”方式,确保当天办结,截至今年8月底,仅紧急下拨抗旱救灾资金460多万元。
市财政局局长陈卫东对记者说,通过半年多的工作实践,市财政局全面整章建制,推进制度创新,在预算管理、非税收入征管、公文处理、政府资产财产管理、监督检查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完善规章,简化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力争在全市行政效能年建设活动中走在全市前列。据了解,市财政局认真研究国务院办公厅《若干意见》,做好对接工作:争取将事关兰州长远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项目资金列入国家和省级财政“十二五”规划;目前已经将榆中县、皋兰县和七里河区列入全省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委;正在积极争取将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国债转贷资金转为拨款,争取免除中央安排的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以及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基层政权等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
新闻推荐
兰州市积级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农田保姆”显身手促农民增收
10月11日,皋兰县西岔乡四墩村村民李世凯正在自家的3亩地里刨地翻土。“今年三亩小麦共收2400多斤,亩产达到800斤,这是我们村小麦亩产的最高纪录了”,李世凯说。 ...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