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自然条件适宜牡丹生长,【宣统】《甘肃新通志》载:牡丹“惟兰州较盛,五色具备。”常见的有粉红色的观音面、醉杨妃,大红的朱砂红、紫色的泼墨紫。明清以来,官署、寺观、民居多种牡丹,暮春初夏之交,观赏牡丹之风甚为流行。官署的有明肃王府后花园(清之节园)及凝熙园的牡丹;清藩署若己有园,牡丹“凡百数十本,本著花以百计,高或过屋”(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民居则以兰州城南上沟、下沟、柏道路、官驿背后、颜家沟一带的私家花园为多。【道光】《皋兰县续志》可证:“阿干河水渠引,自南来,流注城西上下沟,有骆氏、耿氏、林氏、张氏、王氏园。水经流官驿后,梨果核桃之属葱郁满目。园内多种牡丹,植菊花、时花,每春月游人竞赏。”直到上世纪50年代,这里的亦园、拙园、煦园等私园,仍然多牡丹名种。寺观则数金天观(即雷坛,因其主体建筑为雷坛,故名)最盛。兰州市工人文化宫建立以前,金天观在宫的东南角开山门,今宫门一带为后花园,称为山字园,建宫后改为牡丹池,栽植牡丹上百株,植株高达丈馀,均为紫色重瓣(1956年改为文化宫后,移植观音面等品种)。开花时,有如锦球万朵,香气四溢。金天观何以只栽培紫牡丹呢?可能与道士营造仙人居所——紫府有关吧?试想宫阙巍峨,苍松翠柏如盖,紫牡丹盛开,映照朗日,紫气萦绕,岂不是仙气充溢。因此,金天观的紫牡丹成为名家笔下的绝好题材。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参与戊戌变法的陕西醴泉翰林宋伯鲁应伊犁将军长庚之聘,赴新疆途中,于农历三月十三日抵兰州,小驻数日。二十三日,由吴宓教授的嗣父吴仲旗等门生陪同,游览金天观,观赏紫牡丹。宋氏所著《西辕琐记》载:是日看黄河浮桥后,“复游金天观。观之后,牡丹逾百株,高可寻丈,著花数千头,异荂蓲蘛,如日如火,奇馥发越,迥异尘凡。”宋氏看到一百多株高大牡丹,盛开数千朵,有如日照之烈,火着之炽,奇香飘发,受到震撼,不由发出这里是迥异人间的天上阆苑。看来金天观道士栽培紫牡丹,营造仙宫氛围的目的达到了。其中的“异荂蓲蘛”,出自左思的《吴都赋》,意为奇花盛开。不禁赋七古《金天观看牡丹》,以记其盛:“金天神观金城隅,中有名葩三百株。仙台由邃动隔世,未许凡夫来问途。入门软翠罥芳堁,深深顾步何萦纡。霞雕锦缛绝妖露,眼中倏爚迷碧朱。重楼赫赩一尺许,瑰宝锼镂嵌珊瑚。绿云十亩破馀地,灯球烂照红氍毹。去年看花城东曲,亦有好句镌珠玑。浓姿贵彩本习见,如此绝代世所无。皋兰玉璋喷神瀵,秀丽合产倾城姝。徘徊对花三叹息,洛阳姚魏应隶奴。”“仙台”四句说金天观宫殿台阁深邃,隔离人间世,不许凡夫俗子进入。进入山门,草木青翠缠绕,尘土都散发花草的香味,庭院深深,回旋曲折,来到后花园赏牡丹。“霞雕”六句写牡丹盛开的情景:数千花朵有如彩霞雕琢,鲜艳华美,繁密异常,妩媚动人。眼中闪光(倏爚,闪光貌),弥漫绿叶红花。有的花朵是重楼型的(花心高起,亦称楼子),赤红色的花冠直径达一尺许,像雕刻的珍宝镶嵌着珊瑚。牡丹枝叶如绿云覆盖十亩多地,朵朵牡丹花像扎成球状的彩灯,照红毛地毯。“去年”二句,回忆去年在老家醴泉东质库花园看牡丹,曾填词《中天壶》纪事,园主刻在石头上。“浓姿”二句写姿态优雅色彩高贵的牡丹,本来是各地常见的花卉,但是像兰州雷坛这等绝代名种,过去是未曾见过的。“神瀵”典出《列子·汤问》:壶岭山顶“有水涌出,名曰神瀵。臭过兰椒,味过醪醴”。意思是说壶岭山喷涌而出的泉水,名叫神瀵。其气如兰椒般芬芳,其味如甜酒般甘甜。“神瀵”二句说雷坛牡丹像珍贵的玉器从神瀵喷涌而出,其秀丽可比倾城倾国的美女。“徘徊”二句写诗人徘徊叹息不忍归去的情态,并说洛阳牡丹名种姚黄、魏紫,只能做雷坛牡丹的奴婢。最后诗人在牡丹丛中拍照而归。
1941年5月初,张大千偕夫人杨宛君、次子张心智,自成都乘飞机抵兰州,小驻兰州,去塔尔寺参观,复返兰州,再赴敦煌临摹壁画。期间,八战区总参议张春浦、司令李蕴奇在雷坛花园宴请张大千,由八战区东路总指挥鲁大昌、高级参谋马云起、甘肃省政府秘书长丁宜中、处长李润吾、处长拜伟及总务处长徐绅作陪,杯觥交错中,欣赏紫牡丹的娇姿,徐绅赋七律《雷坛花园雅集》志盛:“气暖风和景物新,开筵共醉陇头春。绿杨红杏俱可爱,汉柏唐槐更足珍。真迹千年存道子,名家此日遇张询。牡丹迟我重来约,欣赏何辞酒百巡。”腹联出句写雷坛庙两廊《老子八十一画图》及《雷祖出巡图》壁画,传闻吴道子所绘。对句“张询”为唐朝画家,借以指代张大千。尾联写园中牡丹正含苞待放,希望在它盛开时,再次宴饮共赏。
此后数日,不排除张大千再次应邀在雷坛饮酒赏紫牡丹的可能性。1943年张大千完成临摹工作,自敦煌返回兰州,也曾观赏雷坛紫牡丹。其根据是张大千所绘《紫牡丹图》的题跋:“辛巳(1941年)、癸未(1943年)多过彼都(兰州,笔者注),恭逢其盛(观赏雷坛紫牡丹,笔者注)。”
张大千如此钟情雷坛紫牡丹,尤其是紫牡丹中紫色最深的名种“泼墨紫”,因其色深紫似墨之故,就于1944年12月在成都绘工笔重彩,为其造像(见图):画面下部为一朵折枝牡丹,花冠呈紫色;花瓣边缘呈紫色,向中心晕染为深紫色;花瓣袅娜多姿翻卷,均向花心围拢;金蕊略微自花心探露,正是盛开之姿。数片绿叶衬托,越发显示紫牡丹娇嫩开爱。装裱华丽的锦边,更提升了泼墨紫的华贵气质。画面上部偏右,写九行长跋:“不数姚家与魏家,却从仙府驻仙车。/金城四月春如海,泼墨争看第一花。/皋兰雷坛道观牡丹百数十丛,率/多名种,泼墨紫推为第一。晚春初/夏,万萼婆娑,萦绮争发,初日微/烘,露华未坠,浓姿半亸。宝马/香车,士女如云,惊赏留恋,抵暮不去。/辛巳(1941年)、癸未(1943年)多过彼都,恭逢其盛,追忆/昔游,作图寄意。甲申(1944年)十二月大千张爰。”长跋以自作七绝开篇,首句指牡丹名种姚黄、魏紫,前者是宋代姚家培育的千叶黄,后者是五代魏仁溥家培育的千叶肉红花。此诗说不必到姚魏家赏牡丹,乘车可到雷坛仙府赏牡丹。四月的兰州春潮似海,人们争相观看第一名花“泼墨紫”。七绝后跋语,回忆雷坛牡丹盛开的情景,红男绿女赏花,自昼到暮,不忍离去。并追忆他当年多次赏花的韵事,念兹在兹,于1944年底在成都激情为兰州雷坛“泼墨紫”造像。此画现藏台湾。
雷坛牡丹甲兰州,海内外人士皆知。可惜的是,1993年随着商业大潮的推助,将牡丹池挖毁,兴建为临街商业楼——唐宫,令人不禁扼腕而叹!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不出钱买书,企业就过不了年检关。”昨日,皋兰县新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兰州市工商局皋兰县局举报,有人冒充工商局领导的名义打电话要求公司订购价值19...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