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城市就是农村,城乡之间几乎没有过渡带。这是人们对兰州的一个普遍认知。而在城乡一体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这一景象正在改变。南部的七里河八里镇,西固的陈坪一带,北到皋兰县的忠和,东至榆中县的和平,这些城乡之间的过渡带已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日前,记者在皋兰县忠和镇采访时,一种快发展,奔小康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个被列入省市共建“省门第一道”,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规划建设区域,正在“借力发展”中走出属于自己的方式和路子。
“忠和五条沟,条条通兰州。”忠和镇的镇长杨乐涛一语道破了忠和的区位优势。凭借着这样的优势,多年以来,镇上引进了产业,顺利输出了自己的农产品,在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接受到了城市的辐射。“城乡一体化”正离农民越来越近,对于忠和镇的老百姓来说,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兰州北村”的建设。
皋兰县提出的兰州北村规划总长度25公里,主要涉及忠和镇忠和、崖川、平岘3个行政村。去年的9月份,忠和镇启动了平岘新农村建设,规划占地面积270亩,建设二层别墅样式农宅210院,配套建设文化健身广场、购物中心、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和水电暖以及道路、绿化、亮化、环卫等基础设施。
穿过一条掩映在果树林当中的柏油路,“兰州北村”的核心内容之一——平岘新农村便呈现在了记者的眼前。诺大的一片土地上,一院院别墅已经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文化广场、供水管道、防洪道等正在建设当中。
杨乐涛告诉记者,平岘新农村是“兰州北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着力打造“省门第一道”的亮点示范村,建成后,不仅会有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档次,也将成为城市住户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告别土房、砖房,住进别墅式的院落,村民的感觉如何?积极性高吗?“平岘村已经认购了60套,尽管是社会融资搞的新农村建设,但给村民的认购价格依然是成本价,都在大家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彭林志是平岘村党支部书记,他告诉记者,平岘村的产业旱地种瓜,水地种菜,农民每年的瓜菜收入平均在2.5万元以上,100多平米的一套二层别墅,10来万的销售价格很划算。
有了平岘新农村建设,这里的农民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宅基地,特别是准备翻新、新建住宅的农民,不用再自己折腾,就可住进配套齐全的新农村,对于大家而言,是机遇,更是平淡生活中的一大惊喜。
杨乐涛说,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基础上,我们特别注重发展新产业,对平岘村的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目前累计建成高架大棚343座,90%的农户平均拥有1座高架大棚,设施农业平均每座年收入1万元左右,这为“兰州北村”建设初步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样板。
而在平岘新农村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兰州北村”将致力打造一流亮点示范村和省城北门亮丽的风景线,按照生态休闲、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配套的定位,在城乡统筹发展这条大道上继续走下去。
新闻推荐
投资住宅或是商铺,最重要的是位置与品质,地域的潜质是地产项目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基础。皋兰县城做为兰州城市最近的辐射地,道路宽广,规划整齐。位于皋兰城区的三川口更是人...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