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为民兴办实事
今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兴办的实事有就业保障、保障性住房、菜篮子工程、市民出行、公共设施建设、教育助学、就医和食品药品安全、污染治理、文体旅游以及城乡统筹等10个方面共计26件,涉及20多个部门及各县区政府。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覆盖面更广、任务更重、受益群众更多。
26件实事件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陆武成,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亲自督查实事办理工作,多次听取实事进展工作汇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对实事办理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为确保实事办理工作保质保量顺利完成,兰州市还出台了《兰州市落实省、市为民兴办实事工作考核办法》。陆武成在日前召开的中共兰州市十一届十次全委会议上指出,要切实抓好为民兴办实事的落实,对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10个方面26件实事,要靠实工作责任,加快工作进度,逐级检查验收,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任务,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袁占亭指出,要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在就业、就医、就学、住房、行路、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分管领导多次召开办公会议、专题会议,协调多方,攻坚克难,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实事牵头主办单位和各县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把实事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实事的顺利完成。
居民“难心事”政府急切解决
家住城关区甘家巷的赵福才,妻子长年卧病在床,母亲已是80岁高龄,小孩正在读高中。因长年需要照顾母亲和妻子,赵福才无法外出打工养家,低保金成了全家主要的经济来源。
今年城乡低保提标,对赵福才来讲是雪中送炭。赵福才谈及眼下的生活时说:“社区、街道非常关心,经常来家中看望,及时了解家中困难。如今,妻子享受医疗救助,小孩则享受着教育救助……提标后增加的100多块钱,进一步减轻了我的生活负担。”赵福才对记者说:“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小孩好好读书,将来回报社会。”
住房问题也是市委市政府所牵挂的。在雁滩高新开发区廉租住房小区,记者采访了喜迁新居的虎惠珍、赵发云夫妇。以前,虎惠珍、赵发云一家租住于伏龙坪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土坏房,每月还要交150元的房租。因没有工作,除了房租外,夫妇俩还要负担小孩的日常费用,生活一度陷入绝境。如今,夫妇住进了廉租住房,老人笑着说:“现在我们住着57平方米的房子,每月租金20来块钱,粗算一年也就300元左右……我们和女儿一起住够用了、满足了。”谈及生活的变化,欢笑的老人变得哽咽起来。“政府为我们办的实事,我们记在心里……对照自己前后的生活,就像做梦一样,无法用言语表达。”
居民的“难心事”便是政府急切解决“民心事”。作为政府为民兴办的实事,截至9月份,兰州市城乡20余万人从中受益,发放保障金近3亿元。至12月初,兰州市将有5000户像赵发云这样生活困难的家庭入住廉租房。此外,正在实施的2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建设;2000套的公租房建设全面展开;经济适用房3000套配售工作,各县区正在积极落实房源,年底之前将全面完成配售任务。
市民“菜篮子”政府十分关注
“现在吃饭,较以前放心多了。”为给妻子过生日,张明海一家人在农民巷一家酒店小聚。他说:“今年,这里的餐饮店有了很大变化,饭店门口张贴了‘食品安全监督公示\’栏,餐厅的桌椅、碗筷以及地面卫生等都有了很大改善,人们可透过玻璃观察厨师的一举一动。”
“透明后厨”是今年政府兴办实事过程中的一个亮点。农民巷庆祥川菜的老板说,除了饭菜要做好,后堂墙壁上的油污也要时时清洗,台面、碗碟要擦拭干净,摆放整齐……改建后的收获也蛮大,店里回头客明显多了,生意也比以前好了。”今年,农民巷的商家累计投入400万元用于基础建设,其中就包括“透明后厨”的改建。
10个城区菜市场和100个农村便利超市提前完成,为城乡居民买菜购物提供了更多方便。拱星墩街道段家滩村社区的张大娘望着新建的菜市场说:“原来我们这儿是马路市场,不仅占道,卫生也差。老年人买菜时提心吊胆,生怕踩上地上的什么东西滑倒。人多路窄,谈不上什么购物环境。”一位在市场买菜的张大娘这样回忆。
记者看到,新修的菜市场宽敞明亮,路面为玻化防滑瓷砖,门厅还配备了休息椅,安装了LDE显示屏,铺面均安装智能电表和排风设备等配套设施。生肉、家禽、水产海鲜区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区和熟食区错落排开,每日为周边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实惠、舒适的服务。
各项惠民工程缩短城乡生活差距
今年,皋兰县西岔镇阳洼窑村的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头。村民魏至乐说:“我种的菜花是两茬子,产量有两万多斤。像我这样的家庭,收入在5万元左右。”村民魏怀科说:“现在有90%的村民都在种菜,好的一年收入在七八万元以上。收入高了,村民的生活自然也提高了,简单说,我们跟城里人没区别,什么家电、汽车都有。”
得益于今年实事的推进,阳洼窑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可达4600元。家住榆中县三角城乡接驾嘴村的牛学义老人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无忧无虑。今年,我和老伴每月还能领110元的养老金,这些钱留着给孙子买零食。”
“放在三五年前,我们根本想不到能和城里人一样用上健身器材。”榆中县陆家崖村,一位姓陆的村民对记者说。而据介绍,榆中县力争在“十二五”未,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条健身路径。
一幕幕喜人的情景,正是伴随着实事的推进,折射出兰州市村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榆中县一位村干部说:“各项惠农实事的实施,从村民看病、养老、饮食、收入等方面来看,农村和城市的差别正在减少,在某种方面甚至优于城市。如今,有的村民不仅是过上城里人的日子,而是过上了让城里人羡慕的日子。”
为民兴办实事彰显政府民生为本
市环保局副局长闫子江在年初动员会上表示:“这是一项硬任务,困难再大也要确保完成。”在分解任务时,七里河区主动承担了500蒸吨的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任务,占到总任务的50%。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利用2820万元的改造资金,带动社会投入锅炉清洁能源改造资金达4.5亿。截至10月21日,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任务。
“早安排、早部署”,为尽早完成实事,各承办单位纷纷在“早”字上下工夫。承办过程中,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相互协调,按照进度和时限要求,倒排工期,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建设和实施进度,力争早日办结,使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受益。作为实事的推进机构,市政府督查室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制定了具体的实事办理工作方案,将实事办理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和行政效能考核,紧盯目标任务,逐月督查、逐月通报、每季度进行考核,同时结合市委、市政府大督查活动,强化服务,重点推进,及时协调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实事项目顺利进展提供了保障。
据市政府督查室负责人介绍,截至10月底,安置困难群众就业6000人;全市城乡低保提标;创建10个食品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街道)、10条食品药品安全示范街和100家食品药品放心消费企业(门店);完成1000蒸吨清洁能源改造;高原夏菜产量达到190万吨,肉蛋奶产量达到11万吨;农村公路重点养护里程500公里等15件实事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另外有5件实事可于11月中旬完成,其余实事均可于年底前完成。
一诺千金解民忧。为民兴办实事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也是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具体表现。各级、各部门把办好实事作为硬任务,心系群众,辛勤工作,付出了汗水,收获了欢笑。每一件实事的办结,对弱势群体而言是雪中送炭,对普通市民而言是生活质量和对社会满意度的提高。相信随着每年这些“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的办结,会有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新闻推荐
省编委督查调研组来兰检查指导机构编制工作 兰州市机构编制工作获肯定
【本报讯】12月3日至5日,由省编办副主任王久武率领的省编委督查调研组,对兰州市机构编制工作进行督查调研。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森洙,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悌先,市委秘书长...
皋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皋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