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惊蛰”刚过,春耕春播逐渐开展起来,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皋兰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魏怀香就早早赶来她的服务点——西岔镇阳洼窑村科技示范基地,手把手指导基地示范户运用绿色植保新技术进行温室病虫害防治。同魏怀香一样,辖区23名市级科技特派员、上百名农业科技干部与遍布在重点特色产业村的70名农民技术员,一道推广绿色植保防控、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现代化育苗、测土配方施肥、双垄沟播、温室温湿度调控等新技术,为春耕生产提供科技服务。
一年来,这些本乡本土的科技特派员走到田间地头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并将具体技术帮扶送到千家万户。通过算账对比、典型示范等生动鲜活的实例,引导农户广泛发展高原夏菜、富硒白兰瓜、旱砂西瓜、红砂洋芋、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实现种粮向种菜、一茬向多茬、露地向设施、分散生产向集约化经营、放养向舍饲和养殖小区“五个转变”。
科技特派员进村后,开展不同层次的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活动,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入户面授、集中培训等形式,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育和造就出一批乡土科技人才,涌现出一批种植大王、养殖能手和种养专业大户,从而提高了农村广大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一年来直接培训农民总人数为2.5万人次,田间入户指导率达100%,促进了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科技特派员言传身教的影响下,遍布在各个重点产业村的70名农民技术员,释放出从未有过的科技服务新活力。为激发农民技术员投身农业科技服务的积极性,县财政每年拿出32万元用于农民技术员工资补贴。建立农业专家大院,聘请省市专家传经送宝,健全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围绕出口高原夏菜、富硒白兰瓜、旱砂西瓜、红砂洋芋五个万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农民技术员通过引进、试验、示范,先后在西岔镇、水阜乡、什川镇、黑石川乡、石洞镇等乡镇建立科技试验示范点19个,引进新品种84个;示范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大棚双茬种植、一膜两用、高架大棚新型通风技术、全膜覆盖、小拱棚覆盖、绿色植保防控技术、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抗旱注水补灌技术等先进农业新技术15项。在阳洼窑、团庄、钱家窑等村各示范点建立科技示范户315户,通过跟踪技术培训、指导生产服务,调查生产效益,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使示范户的收入比上年增长20%,有效起到了传帮带作用。
这些天,皋兰县黑石川乡新地村科技示范户魏新桥显得格外高兴。原来,他在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皋兰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至春的帮助指导中,利用冬闲时节试种的两棚高架大棚韭黄卖上了好价钱。这种新技术不仅减少覆盖用草,还大大缩短生产周期,亩产韭黄1200多公斤,按市场行情批发价12元/公斤,0.6亩大棚收入达8796元。如今,利用高架大棚栽种韭黄这项科技创新技术,为辖区利用冬季闲置高架大棚生产创出了一条新路。
都市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和项目投入,皋兰先后投入2160万元实施富硒白兰瓜特色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双垄沟播全膜覆盖栽培推广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0项。今年县财政列支2635万元用于科技创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向科技要收入、靠科技增效应,科技的春潮在田间地头到处涌动。借力科技,皋兰先后建成了高原夏菜、富硒白兰瓜、旱砂西瓜、红砂洋芋、优质林果等五个万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及七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带动全县特色优势产业面积达到2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加快了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
新闻推荐
市领导调研七里河、皋兰校安工程进度 切实解决农村幼儿“入园难”
【本报讯】3月15日,兰州市校安工程和幼儿园项目建设调研工作组前往皋兰县和七里河区进行调研。副市长、市校安工程领导小组副组长戈银生在调研中指出,建设过程一定要保质...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