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皋兰新闻 > 正文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原皋兰县定远区辖属的一个小山村大水

来源:兰州日报 2012-11-21 20:32   https://www.yybnet.net/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原皋兰县定远区辖属的一个小山村——大水洞,出了个小有名气的说书人,他叫十哥子。

十哥子,大名周世栋,生于清光绪年间,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六十多岁就去世了,是桑园子周氏家族十一世周国定第六代孙。旧社会是多子女时代,提倡“多子多福”,他在亲堂兄弟中按出生年月日排列为十,长辈和同辈人都亲昵地称为十哥子。

十哥子家贫,未曾上过学。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夫妻俩勤劳节俭,和睦相助,度过了民国十八年的大饥荒,并生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一家人好不快乐。一个夏日,十哥子起了早,到营盘山西侧的阳洼砭旱田去锄草劳动。由于田地距离家中约十多里之遥,夫妻约定,午间送饭到田间地头。不觉晌午已过,肚内又饥又渴,不见妻子送汤送饭,他边干活边等待。日已偏西,田间的活也干完了,企盼的妻儿仍不见来临,无奈返回家中。妻儿不在家,寻问邻里说:“早见她送饭去了。”他有了不祥的预感,便匆匆忙忙赶快回头,沿着去农田的山间小道寻找。路上他看到有曾下过阵雨的现象,当走到阴洼磨阳洼砭的羊肠小道时,仔细察看,发现路上有滑擦的脚印和倾倒的饭食菜渣。他大吃一惊,不好!

赶忙折回,弯转到阳洼砭沟底,找到跌落处,妻子早已气绝身亡,手里还紧紧地攥着盛饭的缸缸系的绳子,不到周岁的女儿,还爬在妈妈身上吃奶。古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原来阳洼砭上端是土山坡,有一条羊肠小道的捷径,下边便是十多丈高的悬崖峭壁,村民单行下地多走此路。不料中午时分,阵雨降临,荒郊野外,母女二人无处躲避,加之坡陡路滑,便跌落崖下。事后乡邻们同情而惋惜地像讲故事一样地念叨着说:“缸缸来,缸缸去,临了只剩缸缸系”,这就是旧社会中国西部农民的悲惨命运。

妻子死后,十哥子悲痛交加,就无心务农干活了,挑着担子,一头筐里放着幼女,一头是个木箱,放着针头、线脑、梳子、卡子、头绳、万金油等妇女日用小商品,走村串乡,十天半月不回家,也不在本村附近买卖,来无踪,去无影,过着流浪而艰难的江湖生活。

几年过去了,女儿渐渐长大,也不能整天跟着自己到处飘流,就寄托院邻照看,他一月两月回一次家,住上十天八天进行休整。光阴荏苒,又是几年,十哥子心情好了许多,回村后除陪伴女儿外,一边在小土泥炉子上熬罐罐茶喝,一边学习看小说。不同的是夏日天热在屋檐下阴凉处,冬天便在阳光下,边看书边茗茶。十哥子虽未上过学,由于勤快吃苦,聪慧好学,在外跑了多年,不但见识广了,而且能识字看书,变得斯文了,每当农闲的时候,有几个邻里村民便凑在一起寒暄,问这问那,有时他看着书讲上一段。渐渐地听的人多了,他便把章回小说系统地接连说下去,几年间《封神演义》、《七侠五义》、《包公案》、《施公案》、《西游记》、《水浒传》、《东周列国》等一些名著讲说了一遍。有时一天一回,有时一天两回,讲的人绘形绘色,情音相随,听的人静若寒蝉,甚怕中间有人打茬。不但老年人听,有时小孩们也凑在大人中间专注听讲,这在封闭落后的乡下农村是少有的,在文化传播上是难能可贵的。

十哥子心底善良,勤劳朴实,聪明伶俐,他从务农到经商,从不识字到看书,而后又说书,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痛苦的生活磨难。他不但是当时村上唯一的说书人,而且弹三弦和唱鼓子也是好手,每到夜晚便和村上的周世隆(雅号高把式)、周世禄等人聚在一起弹、唱、歌舞,是个难得的多才多艺的能人。

新闻推荐

皋兰党校 《理苑拾萃》发行

【本报讯】11月27日,经编纂人员的艰辛努力,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理苑拾萃——中共皋兰县委党校建校50周年论文集》正式举办首发仪式。这部集回顾办学历程、总结发展经验、展示科研成果、...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原皋兰县定远区辖属的一个小山村大水)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