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灯赏花到西固”,西固灯会远近闻名,铸就了石化城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而今年春节,河口村则在古民居东、西、南、北四条街悬挂距今300多年的古纱灯260盏,每到夜幕降临,图案精美的纱灯把四条老街映照得辉煌多彩,也映衬出了浓浓的年味。村民三五成群走出家门,在彩色纱灯下翩翩起舞,尽情欢唱。纱灯,不仅成了河口古民居的文化品牌,更成为群众春节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道“大餐”。
说起纱灯的来历,村民张振祥告诉记者,河口是黄河的重要古渡口,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据《皋兰县志》(清修)记载,同治、咸丰年间,河口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会,就要挂纱灯。一般从正月十四开始,到十七、十八收灯。张振祥说,在正常年景,每隔两三年就举办一次。而河口的花灯会上有三种彩灯,一种是用檀木制作的六角形彩灯,另一种是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的木制框灯,还有一种是用楠木制作的纱灯。彩灯点亮后,中间红绿相映,两边则是图文并茂的画卷,灯月交辉,多姿多彩。
从东街进入河口村,沿“灯廊”前行,仔细观察每一盏纱灯,就会发现河口纱灯的美集中体现在纱画上,其艺术风格融入了地域特色,整体上看有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踪影,尤其是整体背景上色方面,用大块色料填涂来表达物件、木梁、条案、家具、服饰等,属工笔细描。最大特色是用线条来勾勒形象,寥寥数笔,形象就跃然纸上,似一幅传神的现代速写,线条细腻、圆润、流畅,充满张力,韵味十足。
河口村党支部书记张维盛介绍,一盏纱灯就是一个故事,其造型美观,灯彩别致,彩绘不同的历史名著,讲述不同的历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一街灯展示一部文学名著。观看四面,纱灯彩绘突出人物瞬间的喜怒哀乐,展示一个场景,不论人物或马匹,都形象丰满,情节生动,少了佛教壁画的庄严肃穆,多了文学故事的生动活泼,体现了画匠们丰富多彩的人生观。
今年河口古纱灯从腊月二十三亮灯一直到正月十六卸灯共挂20多个晚上,也是近年来的首次大规模展示。一盏盏古老纱灯,已成为富裕起来村民书写幸福的春天走廊,展示丰富文化的靓丽窗口。
新闻推荐
市领导赴皋兰县石洞镇调研春耕及抗旱工作 分清轻重缓急切实做好水利管网建设
【本报讯】3月28日上午,副市长胥波带领水务局及抗旱技术人员前往皋兰县石洞镇,深入田间地头看墒情、听民情,实地察看兰州市旱作农业春耕生产及抗旱有关情况。胥波一行首先来到石洞镇,深入附近农田扒...
皋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皋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