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8月12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四川省将在中小学建立1000所体育艺术达标校,并逐渐向全省范围推广,这是四川省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试点项目的又一次尝试。
从教育部门提供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到2012年间,四川省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排名从全国倒数第二位跃升至全国第8名。充分体现出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2007年,四川省开始尝试在全省中小学推广阳光体育锻炼,以大课间、体育课等为载体,让学生每天开展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由于最初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阳光体育锻炼一直处在各校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状态。2011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正式启动,这是425个教改项目中唯一的学校体育项目,甘肃是承担该项目的唯一省份。项目启动后,四川省选取了兰州、天水、张掖3个市作为试点地区,21个县区的3315所中小学校共计128万名学生成为改革创新的实验对象。在试点过程中,各地把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学校特色、实践特色作为探索的方向,开发出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课程,兰州市皋兰县石洞小学将太平鼓引入到课堂,学生们在玩的同时得到了锻炼。但是,在四川省,校园阳光体育锻炼开展的一个瓶颈就是体育教师严重短缺。在推进过程中,3个试点地区通过“特设教师岗位”招考、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优先录用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及加强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等方法,缓解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的状况,省内其他地区也积极补充体育教师。截至2012年底,四川省新增中小学体育教师2051名,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共计12472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体育教师总量不足的状况。省教育厅通过对2012年与2010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及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四川省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学生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7-18岁中小学生下肢爆发力、速度和耐力等指标持续下滑的局面得到遏制。在全省范围开展阳光体育锻炼的同时,省教育厅还对阳光体育锻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川省建立的1000所体育艺术达标校必须要做到体育教师配备充足、体育器材齐全、体育课开足开好并有各校特色,这1000所学校将成为全省学校的“标杆”。
新闻推荐
袁占亭在检查大砂沟洪道整治落实情况时要求—— 明年汛期前全面完成工程化治理
【本报讯】9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会同省水利厅、省防汛办领导检查大砂沟洪道整治落实情况时指出,要把大砂沟整治作为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保在明年汛期到来之前...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