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省门第一道的皋兰县“忠和村”,曾经农民的收入主要靠以旱砂西瓜、露地蔬菜为主的种植业和劳务输转。北龙口国际商贸物流城在此开发建设以后,村民们的地或多或少都不同程度被征用,村民们也都获得了相应的土地补偿款。
资本为王的时代,村民们并没有拿这些补偿款“坐吃”,忠和村的失地村民学会了“钱生钱”。
牛有祥,12年如一日老牛般勤勤恳恳工作的忠和村老支书,在补偿款相继发放的时候,便开始盘算了起来:怎样做,失地补偿款才能像滚雪球一样发挥最大效益,钱生钱,而不被村民们很快花掉?
2012年9月,村两委班子就此提出了成立公司,谋划、规定、入股、实施,在村委会的号召下,大家纷纷用征地补偿款入股。“村干部一律不得入股。”为保证公司的公平、公正、正规化发展,让村民安心入股,村两委班子提出了这一规定。“一户只能入一股,分家另居另起炉灶的老子入了股儿子就不能入,儿子入了的老子不能入。否则钱多的更有钱,没钱的更没钱。”为实现共同富裕,另一规定又适时出台。一户一股,一股5000元,3天时间内,忠和村100多户入股公司。另有150多户村民购买了大型机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一切准备就绪后,2013年4月18日,忠和镇忠和村鼎鑫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并推选村民王正合为公司总经理,同时推选出了2名副经理,一名会计,一名出纳,并聘请2名工程测绘预算师。
忠和村二社村民牛成山说,去年他拿着失地补偿款买了一辆挖机,在公司的统一调度下,好的时候,每天能装120车,一车40元,除去油款2000元,一天下来能挣2800元。三社村民张旺一买了一辆双桥工程车,一天能拉20车左右,一趟120元,除去油款1000元,一天也能挣1400元左右。不仅如此,第一次当上了“股东”的村民们,在年底还将会取得“分红”,第一次有自己的财产性收入。
公司经理王正合介绍,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500万的工程量,公司成立后的短短3个半月,已经明显有赢利,待年底工程结束后,经过决算、公示后,“分红”将发到每一位入股的村民手中。同时,公司还打算给本村今年考上一、二本的大学生每人奖励1000元。
近一年,忠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忠和村成立的村民股份制公司利用失地补偿款形成资本集聚,发挥资本的聚集效益,既为失地农民何去何从之路注入了一道亮堂的曙光,也为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添加了“第三只手”。
新闻推荐
袁占亭在检查大砂沟洪道整治落实情况时要求—— 明年汛期前全面完成工程化治理
【本报讯】9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会同省水利厅、省防汛办领导检查大砂沟洪道整治落实情况时指出,要把大砂沟整治作为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保在明年汛期到来之前...
皋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皋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