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傲霜斗雪的梅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小桥流水的江南美景……8月25日,榆中县哈岘乡张湾村的村子里满眼是风景,处处是画卷,一走进村子,宛如进入了一个“山水”共生的世外桃源中。据了解,这是榆中县文化系统全面开展帮扶村村容美化工作的一个缩影。
张湾村位于榆中县哈岘乡西北部,西连皋兰县,北依青城镇,距离县城76公里,地理位置偏远、山大沟深、干旱少雨,是榆中县典型的贫困村,也是2015年榆中全县49个脱贫村之一。作为张湾村今年新调整的帮扶单位,榆中县文体系统自驻村工作开始以来,全体干部职工在驻村期间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开展驻村工作,安装健身器材、规划体育场地、组建培训鼓乐队,给秦腔爱好者指导秦腔、教村里的孩子们打篮球,半年的时间,张湾村越来越美了,村民们的精气神越来越旺了。
李常洲是榆中县文化馆的一名专业书画家,一走进张湾村他就闲不住了,完成正常的驻村工作后,他赶忙召集几名同事和朋友,开始绘制起了“文化墙”,说干就干,经过两天的连续“战斗”,四位书画家共在张湾村绘制了十九面文化墙。一时间那傲霜斗雪、凌寒飘香的梅花,高山流水,宛如世外桃源的山水,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笔酣墨饱、力透纸背的唐诗铺满了原本索然无味的墙壁,“文化墙”俨然成为了张湾村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线。
榆中县联扶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地村民,引导着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畏艰难勇敢向前,也彰显了双联行动各项政策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张湾村的村民”。
新闻推荐
党报论坛今年7月,皋兰县57个行政村“四融”平台实现了全覆盖。广大农民通过“四融”平台自助办理小额存取现、转账等基础金融业务以及新农保,话费、水电费等代理缴费服务,还可通过专家在线“问诊”...
皋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皋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