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荣
杨顺文
连日来,本报与兰州战役纪念馆联合主办的“捍卫英雄,追忆英烈”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火热开展,聚焦的每一位英雄战士或英烈无不引发人们强烈的关注。广大市民和网友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英雄的敬仰,对烈士的缅怀,表示“传承是根本,只有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才能积蓄力量砥砺前行。”今天,经兰州战役纪念馆特别推荐,本报带您走近解放兰州的战斗英烈曹德荣和战斗英雄杨顺文。首席记者张鹏伟文/图
1
碉堡旁,只留下一只挂满拉环的手
曹德荣1916年出生于山西沁源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9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参加了八路军,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8月,担任第六军十七师五十团三营七连政治指导员的他,参加了兰州战役。
营盘岭是南山最高峰,马家军劲旅二四八师凭险固守着这座“攻不破的堡垒”。曹德荣所在七连担负攻占营盘岭前沿阵地三营子的主攻任务。1949年8月21日,第一次战斗打响,曹德荣把七连分成两个梯队,向三营子前沿阵地冲去,很快就攻占了敌人一公里多长的阵地。敌人依托坚固工事疯狂射击,接近三营子大峭壁时,全连只剩下了二十多人。曹德荣身上多处负伤,仍然顽强地占领了距敌人只有三十多米的一个据点。由于作战失利,他们孤军奋战,在夺取的阵地上坚守了四天四夜。
8月25日凌晨5时55分总攻开始,在我军强大的炮火轰击之后,冲上去的四个连遭到峭壁碉堡里敌人的疯狂射击,七八米高的大削壁将上不去的部队暴露在了敌人的火力之下,我军遭受极大伤亡。曹德荣立刻组织力量去炸峭壁,但都没有成功。此时的他已抱定即便牺牲自己,也要为战友开辟道路的信念。他向副团长杨怀年缴了全连最后的一次党费,就抱起三个炸药包向峭壁冲去。刚冲出不远,他便腹部中弹,鲜血从衣裤里流了出来。他用尽气力爬到了峭壁下,但峭壁光滑,无法安放炸药包。
这时,每延误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曹德荣毅然紧靠在峭壁上,用手托起三个炸药包拉响了导火线。“轰隆”一声巨响,峭壁被炸成一个斜坡,战友们冲上峭壁,消灭了敌人,把红旗插上了皋兰山。
后面的战友们冲上来后,有人特意留意曹德荣的遗体,只发现了碉堡旁边的一只手,手上挂满了炸药包的拉环。
战后,六军追授曹德荣为“特等爆炸英雄”。
2
坚守阵地,打退敌人的十多次反扑
杨顺文1926年生于河北,1946年参军,1948年入党。兰州战役时,杨顺文任六十五军一九三师五七九团二营四连二班班长,参加攻打马家山的战斗。
马家山在和平镇西部,由敌八十二军一百师防守。上级指定四连为全团的尖刀连,指定二班为尖刀班。1949年8月25日5时55分,总攻命令传来,杨顺文带领二班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上去。当他们通过一块三十多米长的开阔地时,敌人的各种火器都向他们射来。他的右臂负了伤,但仍然冲在最前头。敌人的一个地堡吐着“火舌”,他机智地迂回到了地堡跟前,塞进一个手雷,将地堡炸飞。他和战友们连续炸掉五个碉堡,夺取了山头,占领了阵地。
这时,敌人在主阵地用火力封锁了后续部队上山的各条道路后,旋即向杨顺文班占领的阵地发起反攻。三十多个敌人赤臂袒胸,手持大刀扑上来。杨顺文带领全班战士用各种武器把这股敌人消灭在阵地前。随后敌军发起十多次反扑,班里五名战士牺牲,杨顺文多处负伤。11时许,大批敌人冲过来,战友们全部牺牲,阵地上只剩下杨顺文一人。他头部受重伤,鲜血遮住了眼睛,一个“血人”坚守着阵地。下午2时,敌人又一次反扑上来,杨顺文抱起机枪射向敌群,他用气势吓退了敌人。主力部队冲上来后,以杨顺文坚守的阵地立足,发起攻势,攻克了兰州外围的最后一个阵地。
战后,六十五军为这位“孤胆英雄”追记了特等功。
新闻推荐
应对灾情第一时间全力开展救助 兰州市积极处置“4·19”风雹洪涝灾害
【本报讯】4月19日19时许,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兰州市城关、七里河、安宁、皋兰等地先后发生风雹、洪涝灾害。初步统计,此次灾害共造成兰州市4个区县、6个乡镇(街道)、15个村865户3144人受灾,灾害共造成直...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