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是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第二天,各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兰州代表团的各位代表结合兰州实际畅所欲言,住房、交通、医疗成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关注住房“夹心层”
住房是社会热点,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总理强调各级政府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如何加快?程有清代表建议把政府拍卖土地的钱拿出一部分,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只要政府能提供廉价住房,房地产商的价格自然能降下来。
众所周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都有条件限制,而一般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正处于政策的“夹心层”,高价房子买不起,低价房子买不到。为此,程有清提出关注“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可以在土地转让中实现双轨制。对房地产商实行招拍挂,对保障性住房限制土地最高价,下工夫破解住房难的问题。
错时上班缓解交通压力
“截至2009年底,兰州市汽车保有量33.5万余辆,其中2009年新增4.8万辆,加上每天进入的外地车辆2万余辆。兰州的交通压力非常大。”针对这一现状,杨继元代表建议上下班实行朝九晚五。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压力,但在现阶段能缓解交通压力。
“上海两会的开幕式就从9点改到10点,避开了市民出行的高峰。”宁崇瑞代表借鉴上海的经验,建议实行错时上班,缓解交通压力。
吴继德代表说,市交警队目前正在做交通管理的规划,向管理要空间。按照其他城市的经验,在目前交通条件下,规划后的行车效率可以提高40%。
扩大医疗救助范围
在昨天的分组讨论中,郭天康代表以医生职业的亲身经历说明城镇的困难群体远远大于农村,甚至有一部分困难群体,没有能力参加医疗保险。他表示:“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制订具体措施,扩大医疗救助的范围。”
新闻推荐
同一条路有两个名称本报讯 “路牌上写的建宁东路,就是要找的银安路,怪不得从早上9时多一直找到12时30分都没找到。”昨日,在科技街一电脑公司的送货员小...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