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湖碑记
本报讯 日前,经过兰州碑林工作人员多年的文化“打捞”与“抢救”,《兰州碑林藏甘肃古代碑刻拓片菁华》一书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无疑为文化兰州建设又增添了一笔厚重的历史文化色彩。
进行文化“打捞”与“抢救”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兰州碑林在筹建之初,时任甘肃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兰州碑林创建者流萤就将甘肃境内以及宁夏、青海毗邻甘肃的石刻拓片作为碑林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当时兰州碑林的工作人员发现许多古碑或毁于兵燹、人为破坏,或风化残泐、亡佚,有的已成为残碑断碣,几无文字所辨或不成句,遑论成篇。为此,兰州碑林组织人员,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进行了文化“打捞”与“抢救”工作,拓制和收购了大量的古碑拓片,终使兰州碑林珍藏的甘肃石刻拓片更加丰富,并多为字口清晰的精拓,以此饮誉甘肃文博和收藏界。
增进文化交流与利用开发
为了保护、整理、研究甘肃古代石刻,服务于文化学术事业,保存文献,推崇书艺,增进文化交流与利用开发,兰州碑林从碑林珍藏的大量拓片中选出部分精华,编辑成《兰州碑林藏甘肃古代碑刻拓片菁华》一书,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甘肃古代碑刻文化和书法艺术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
该书精选了上自汉代下至民国,遗存在甘肃境内的100种137帧摩崖、碑碣、墓志、刻石的拓片,分为汉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4个部分。据了解,该书选取的原则,一是在全国或甘肃历史、文学艺术和书法史上有影响的石刻,如《西狭颂》、《南石窟寺之碑》、《肃府本淳化阁帖》、《六字真言碣》等;二是文字有特殊意义的,如西夏文、八思巴文、回鹘文、藏文等;三是字口清晰、文字较为完整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碑刻。
新闻推荐
若干年后,这一片区域将令人耳目一新。本报讯 市委、市政府宣布成立兰州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筹委会的第二天,8月5日上午,兰州新区筹委会召开第一次工作会,专...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