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2014年开始,甘肃省高考加分及保送将执行修订后的新政策。昨天,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省教育厅、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公安厅、省体育局、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发出《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对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照顾加分政策,取消了奥赛省级一等奖高考生保送及加分资格,对奥赛全国奖及涉及科技类大赛保送资格取消,但保留了照顾加分。
取消奥赛省赛区一等奖照顾加分及保送资格
取消奥赛省赛区一等奖照顾加分项目。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国际(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保留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经所报考高校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
取消奥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学生高校招生保送资格。保留照顾加分政策,分值为10分。
取消省级体育运动一级全国照顾加分项目
限定体育特长生加分测试项目,取消高中教育阶段获得省教育厅评定的学生省级体育运动一级全国照顾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参加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测试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统称为体育特长生,保留照顾加分项目。甘肃省组织的测试项目限定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八项。
调整后加分及保送政策于2014年高考中实行
据了解,调整政策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在2014年高考考生中实行。体育特长生的各项测试工作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同时进行。2010年以前已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仍适用调整前甘肃省照顾政策和保送生政策。
省招办要求各级招生部门,加强对考生照顾政策项目资格或身份的审查。对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取消学籍,考生的违规事实记入其电子档案。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测试须全程录像,学生测试成绩现场公布,通过测试达标者须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其所在中学指定地点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学生方可获得高考加分资格。
■相关新闻
□首席记者 王巧灵
省内高中学校回应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奥赛保送资格取消影响不大
本报讯 备受瞩目的取消奥赛加分及保送政策终于在甘肃省落地了,昨天,省招办在门户网站公布了甘肃省部分调整后的高考加分政策。一系列的刺目的“取消”条款让这项政策显得格外凝重。这次调整的核心是“奥赛国内获奖取消保送,省级得奖不再加分。”虽然调整后的政策是从2014年高考中才开始实行,但高考的大棒素来指哪打哪,取消诱人的保送资格,会对甘肃省高中引起怎样的震动?甘肃省考生的保送之路是否被堵死?昨天,记者采访了每年保送资格人数最多的西北附大附中、兰州一中,相关老师告诉记者,有影响,但不大。
“这样一调整,以后甘肃省具有保送资格的人数会锐减。”西北师大附中的周老师如是说。按照新规,“硕果仅存”的具有保送生资格的正是奥赛选手中的佼佼者——获得全国奥赛决赛一等奖、并获遴选进入国际奥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数量是极少的,新政“收窄”了奥赛生的保送之路。”
据记者从每年教育部公示的全国具有竞赛保送资格的学生名单中看出,甘肃省考生大部分都是奥赛省级一等奖而获保送资格,可以预见,新政一旦开始实施,能获得保送资格的奥赛生可能就屈指可数了。
兰州一中的赵老师说,此次甘肃省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奥赛部分的调整是执行教育部的标准。可以看出新政并没有“剥夺”奥赛等六大赛事获奖者的全部优待。在六大国家级赛事中获得相应奖项的选手,仍可获得10分的高考加分,同时享有给予高校自主招生考核资格的优先权。在她看来,加分政策的调整其实对那些奥赛全国奖得主来说,没有大太的意义。
赵老师说,那些竞赛得奖本身就是特别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知识消化能力特别强,以往都是1年半左右就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学习,后面的时间都在参加竞赛。有些保送生坚持高考,成绩优异,即使不用保送资格,不用竞赛挣来的“加分”,也都参考进北大、清华这些名牌高校。
新闻推荐
本报讯 8月11日,市国土资源局召开体制机制创新工作研讨会。市财政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委员会的专家讨论了市国土局草拟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农...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