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城关区教育局获悉,城关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放津贴的新政策:从9月1日起,对区内名校长、名师、班主任、农村及边远地区教师按月发放500元至100元不等的津贴。
名校长、名师每月最高可补500元
据了解,为了加快推进教育最优化城区建设,城关区政府出台了《城关区名校长名师津贴发放暂行规定(试行)》。名校、名师津贴发放对象为区委、区政府命名的中小学、幼儿园名校长和名师。发放的标准为,名校长津贴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考核发放,名师津贴按每人每月400元标准考核发放。
这些名校长名师的津贴在城关区教育基金中列支,津贴按年度12个月享受。津贴的发放由区教育局向区教育基金会提供享受津贴的名校长、名师名单,区教育基金会按月拨付,区教育局执行发放,区教育局按照动态管理的考核办法,兑现名校长、名师津贴。
班主任津贴标准提高至每月200元
城关区政府出台了《城关区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制度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通知提出,城关区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提高为每人每月200元。发放对象为区属小学、中学、辅读学校、职业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
津贴制度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绩效考核,按月发放的原则,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津贴数额将会逐步提高。班主任津贴发放的程序是每年年初区教育局负责向财政局报送各校班级总数,作为年初预算依据,年中若有变动,将变动情况报送财政局,作为预算调整依据。区财政局按月将班主任津贴拨付到区教育局,由区教育局按 时发放到各学校。
农村及边远学校在岗教师都有津贴
城关区政府还出台了《城关区中小学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津贴制度暂行规定(试行)》。记者了解到,教师津贴发放的对象为在农村和相对边远的二营学校、青石中学、青石小学、白道坪小学、九州小学、桃树坪小学、伏龙坪小学、四十一中学在编在岗的教职工。
补贴标准分别为:一是在二营学校工作满三年的教师,从第四年开始每月每人按150元标准贴补;满五年的教师,从第六年开始每人每月按200元标准补贴;满十年的教师,从第十一年开始每人每月按250元标准补贴。二是在青石中学、青石小学、白道坪小学工作满三年的教师,从第四年开始每人每月按100元标准贴补;满五年的教师,从第六年开始每人每月按150元标准贴补;满十年的教师,从第十一年开始每人每月按200元标准贴补。三是九州小学、桃树坪小学、伏龙坪小学、四十一中学工作满五年的教师,从第六年开始每人每月按100元标准贴补;满十年的教师,从第十一年开始每人每月按200元标准贴补。
相关新闻
城关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出台
将新建改建13所公办幼儿园
首席记者 王巧灵
本报讯 面对目前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的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两极化”、优质资源“特权化”等问题,近期城关区政府出台了《兰州市城关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在三年内,城关区将新建、翻建13所公办幼儿园,对民办幼儿园扶持争取达到百所,解决城关幼儿“入园难”、“入好园难”问题。
“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咱家的孩子可不能输在起点上,别人家的孩子都读好的幼儿园,不管想什么方法,也要让孩子上好点的幼儿园。”家住金港城的张女士说,“不过想归想,幼儿园越来越难进了,要提前好几个月排队,现在去咨询,根本报不上名。”她很郁闷地告诉记者:“上幼儿园难,上好的公办幼儿园就更难了。”
在人口密度最多、优质教育资源最多的城关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据了解,截止2010年底,城关地区教育部门注册幼儿园共有9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2所,企事业、部队幼儿园24所,民办幼儿园62所。但从整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全区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企事业、部队办园数量少、日益萎缩;民办学前教育资源缺乏政策扶植、良莠不齐;师资队伍补充机制不健全、流动性大;幼儿园布局不够合理,一些地方“入公办园难”问题突出。
新闻链接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由于投入不足,兰州市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目前,全市共有10.1万余名3—5周岁的幼儿,但在园幼儿仅为5.5万名,仍有4.5万余名幼儿上不了幼儿园。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是年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23.91%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仅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1.8%,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足已经极大地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此外,很多新建住宅小区未能按要求配套建设幼儿园,在入园儿童激增的同时,幼儿园却在减少。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随着众多粉丝期待已久的《变形金刚3》在兰州各大影院上映,除去井喷的票房之外,昨日记者在兰州各大商贸城看到,与之相关的变形金刚模型玩具也是销售状况火热。&n...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