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创建于抗日战争时期,其前身是八路军白求恩医院,1951年入朝更名为志愿军522医院,1958年集体转业至西固创建为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971年更名为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该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6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1人,中级医护人员91人;额定床位230张,实际开放272张。设有内科、普外科、骨科、产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麻醉科、急诊科、体检中心、超声科、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等20余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各学科建设领先,人才梯队分布合理,专业技术精湛。2008年底医院正式加入120急救网络,成为甘肃省紧急救援中心直属西固分站,提供24小时急救服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给医院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西固区人民医院在经营过程中,树立做“精、”做“强”的理念,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以“细化管理深挖潜,优质服务促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建设为依托,建立高效能的医院人才队伍,打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品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着力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推动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该院被兰州市卫生局评为“卫生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西固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只见8排旋螺CT室门外,许多人在排队检查。一名患者正在接受扫描,约一分钟后,患病部位的病理变化在图像上一目了然。美国GE公司8排螺旋CT机,是该院的先进设备之一,它全面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及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医疗设备也需不断更新换代。为此,西固区人民医院确立了“引进人才、引进设备、引进理念”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和引进高科技设备作为医院的强势品牌打造,紧盯医学前沿,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标准,多渠道筹措资金,先后购进了奥林巴斯AU680型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血凝仪、飞利浦iu22彩色B超,前列腺汽化电切镜、德国STORZN-9526Nb腹腔镜、宫腔镜及LEO-2100Ⅲ型电子阴道镜、Lipe刀、计算机X线摄影(CR)、飞利浦原装全自动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DR)、EG-270N5日本富士能经鼻胃镜、EC-99WM富士能肠镜及美国森迪斯肺功能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50余台,率先在全省普外、泌尿外科、妇科领域开展了腹腔镜、前列腺汽化电切镜、宫腔镜及阴道镜检查和手术。目前,同级医院可以做的检查,西固区人民医院都可以做到,为诊断疾病,治疗患者,解除老百姓痛苦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共有两项科研通过了甘肃省科技成果鉴定,3项科研正在申请立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1篇。
“这几年,医院的技术水平有了长足发展,病患的诊断治疗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老百姓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也就是说,西固区人民医院能够取得今年的成就,是实施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精细化管理的结果。”院长范志刚感慨地说。
人才强院打造医疗高地
这些“新式武器”能不能成为医疗技术的助推器,为解除群众痛苦发挥效用,还需要人与设备的完美结合。为此,西固区人民医院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为全院人员创造了良好的成才环境。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年培训医疗技术人员上千人次,使医院形成了引进一台设备、培训一批骨干、开发一项技术、完善一个专业、促进一个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营造了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医院鼓励自学成才,对专业对口的自考毕业人员在全院职工大会上给予表彰和奖励。目前,提高原有学历取得各专业毕业文凭的医护人员有100多人;医院多次邀请专家教授为医务人员举办有关知识讲座,2011年组织实施,派往三级医院进修三个月至一年的医生15人次,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班30人次。院内组织培训11次,参加培训1106人次;多渠道引进人才,2010年,医院从兰州大学、甘肃省中医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选拔录用了品学兼优的应届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10名;引进研究生1名。2011年通过网上公开招聘,引进5名专业人才;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快外出进修培训速度,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外出进修深造。近两年先后有30人在广州南方医院、天津医院、北京304医院、上海九院等医院进行妇产科专业、普外科专业、心内科及骨科等专业培训,同时积极与省内三级医院建立轮训业务,累计完成近100余人次。为了培养短、平、快的急需、特需人才,请上级医院专家定期来院查房、门诊,使本院中青年医师传、帮、带受益明显。
有了一支专业精湛、梯次配备的技术骨干队伍,有了一批功能齐全、设备配套的先进医疗设备支撑,学科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多个科室逐渐形成了特色优势。
精细管理实施流程再造
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较高境界,它是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的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西固区人民医院建立和完善了医院制度化管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人才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服务管理、后勤、药品、设备保障和绿色医院、平安医院管理多项体系,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质量控制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及设备委员会等管理组织,制定了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月分析评议会制度、医师大会制度、护士长例会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四个排队”、“八个排队”等制度,进一步深化院长查房制度及其他十三项核心制度,进一步加大了医疗质量的控制,建立健全了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了详细的质量控制考核细则,加强了院长、科主任查房制度,充分发挥职能科室的作用,每月进行考核。今年在2010年绩效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西固区人民医院综合目标考核办法》,增加了《奖励条例》和《处罚条例》,通过信息化建设平台,有效地实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按劳分配的院科两级考核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门诊量、住院量、体检量均达到历史新高,促进了医院的长足发展。
西固区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医疗流程,打造温馨服务。在院内设立规范、醒目的标牌,指明通往各科室的路径;组建了勤务中心,提供导诊服务,受理投诉,备候诊椅、轮椅、平车、担架,对危重或行动不便的患者主动实行全程义务导诊服务;还设有饮水设备,方便就诊患者;简化就诊流程,增加服务窗口,缩短各项检查预约、交费和报告领取的等候时间;各病区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星级护士”评选活动,真正落实护理服务,做到患者满意。内三科被兰州市卫生局、兰州市护理学会评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新闻推荐
“兰州真得有些冷,雾中的城市像缥缈迷离的琼楼玉阁。而黄河更像一幅水绸玉带,安静地流淌。”被业界喻为“三茅”的谭文兴,颇有些诗情画意地描绘对兰州的第一印象。 &n...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