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上周末 28万市民汇成扫墓高峰交通秩序有条不紊绢花鲜花寄托哀思文明祭祀蔚然成风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3-26 00:41   https://www.yybnet.net/

据殡葬部门统计:3月24日、25日两天,兰州市有28万人上山祭祀,迎来清明前的祭祀高峰。据介绍,今年兰州市有近110万人上山祭扫,而自本日起至清明,还将有70万人上山祭祀,预计下次祭祀高峰将在清明前再次来临。记者走访发现,祭扫交通忙而不乱秩序井然,菊花百合等鲜花的祭祀代替了往日的烟火缭绕,整个墓区内文明现象蔚然成风。

文明祭祀从乘车开始

24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华林山山脚下,只见这里准备乘车的人排成了长龙,沿路边蜿蜒数十米。每当公交车前来时,数名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维持上车秩序。“这样很好。”一位40多岁正在排队的中年人这样说:“前些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在这里乘车,但那时秩序很乱,摩托车四处拉人,一见公交车,不等车内人下完,人们就开始向上挤,为此吵架斗嘴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卧龙岗公墓区,要进入公墓区的车辆蜿蜒了几乎两公里之长。国道109线上,车辆排成了长队。但是大家都耐心地等待着,路边每隔二十几米就有一个交通警察,大家也都在交警的指挥下依次前进。虽然行驶的比较慢。但是车辆们都遵守秩序,井然前行。进入公墓区之后,很多私家车主动地把车停在了山下的停车场内,选择步行上山扫墓。

在全市民政及殡葬管理部门的大力引导下,今年清明节提前祭祀、错峰祭祀、出外踏青成为主流,总体人数比去年同期少2万人。

保畅通成重要任务

24日、25日祭祀人群的突然增多,成为兰州市今年清明祭祀人群最为集中的两天。今年除了路好之外,七里河交警大队在各路口设立执勤点,使这里的交通有了保障。“车多不挤,人多不乱”是今年对交通最好的描述。此外,殡仪馆北大门的正式使用,也使这里的人流和车流形成大循环,对这里的道路通畅起了很大的作用。南山故园可以说是距离市区最近的公墓区,因坡陡路窄,工作人员有意将上山车辆隔开,以防“溜车”造成危险。在记者采访的10多分钟时间,就有两辆小车因熄火停在路上,每当这时,墓区工作人员便会齐力将小车推至路边或帮助司机重新点火起步,确保道路通畅。

鲜花祭祀广受欢迎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亲人。“早上7时,我们门前就停满了车。”兰州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谷峰说:“与正常工作日相比,这两天祭扫人群最为集中。”记者在兰州市松鹤园树葬公墓、兰州市龙凤园公墓、天桥公墓等地看到,这两天时间里,前来这里追思忆旧的人群络绎不绝,其人数较平常而言要高出许多。

相对传统祭祀,低碳过清明已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菊花、康乃馨、勿忘我等祭祀常用花卉行情看涨,原本销量不高的黄菊、白菊成了花市“宠儿”,其价格维持在每把15元的价位上。推进惠民殡葬、建设绿色人文殡葬是兰州市今年殡葬工作的重点。今年,兰州市推出了自3月16日起为城市特殊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丧葬(火化)免费服务,兰州市殡仪馆自去年3月份实行这项惠民政策以来,共为特殊群众优惠达53万元;各公墓也积极推出了诸如饮水点、洗手点、医疗求助点、设置扫墓专线、救护车进墓区等各项服务内容,最大限度地为前来祭祀的市民提供帮助,体现人文关怀。此外,天桥公墓还推出了拿纸钱香蜡换鲜花的活动,受到扫墓市民的欢迎。

新闻推荐

西北首家纯韩整形博士基地落户兰州

【本报讯】要整形美容,不用去韩国,在兰州就能做。近日,“西北首家纯韩整形博士基地”在兰州落成。当天的落成仪式上,前沿公社俱乐部理事,兰州三爱整...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上周末 28万市民汇成扫墓高峰交通秩序有条不紊绢花鲜花寄托哀思文明祭祀蔚然成风)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