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1日的《兰州日报》1版上,一张名为《订单式蔬菜育苗受欢迎》的图片很是显眼。宽敞的温室大棚、绿油油的苗木、戴着手套工作的农民,组成了一幅现代农业的工笔画。而在这幅成功的作品里,“订单”二字则显得格外醒目。订单农业,为我们勾勒出农业生产的企业化运作方式和农民变身产业工人的未来场景,也指明了兰州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何为订单农业?它又被称为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具体的运作模式是,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签订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它的最大益处是既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又避免了盲目生产,可谓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双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目前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地,我国最大粮油企业中粮集团主导的土地集约经营、农业现代管理的订单农业“中粮模式”已涵盖155万农户,带动农民增收逾7亿元。
订单农业之所以能够产生上述功能,在于它用合同等法律契约的形式使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和有组织化的经营之路。在实际运作中,订单农业以不同形式组合,将产业链最末端的消费需求,反馈到产业链起点,链接起千家万户小农户和千变万化大市场,通过市场机制来服务农业。而在这一农业产业链上,大型农业企业扮演服务者、收购者、生产组织者甚至生产者角色。通过订单农业,农企为农民种植养殖提供从种子、信息、技术到金融全方位服务,并与企业的物流、加工、研发创新以及品牌渠道销售能力连到一起,为农民创造附加值,推动农业现代化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产要素的集约化经营,同时又将社会分工分解地更加明晰,真正让农业生产变成了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在农业发展上,兰州市提出并实施了“一特五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一产抓特色”的具体举措,并始终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使兰州市的农业特色优势和潜力得到较好发挥,规模不断扩大,农民持续增收。说到底,“一特五化”和“一产抓特色”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之所以完全切合兰州实际而且推动了全市的农业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应了市场规律,这恰好与订单农业的内涵不谋而合。而“一特五化”的发展思路在实践过程中,实际上也遵循了订单农业的发展规律和运行办法。例如在红古、永登等地,西甜瓜、红提葡萄、玫瑰等具有兰州特色的农产品营销模式正是采取的这种方式。特别是在永登的苦水,以玫瑰为主打产品而衍生的加工、营销、研发等产业链正是由当地的农企和农民共同以订单的形式来完成的。因此,实践证明,订单农业同样也是加快兰州市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
当然,在订单农业这一产业链上,政府、农企、农民三者之间的互动不可或缺。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着让金融单位和金融产品加入这一模式,从而使订单农业做大做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22日雨夹雪天气“突袭”金城。但降水的步伐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人们还未完全感受到雨雪降落带来的湿润,降水就戛然而止。短暂的降水虽然让兰州以及周边地区...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