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强化资源配置,发展循环经济。3月21日,兰州市首个关于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根据《兰州市创建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实施方案》,到2016年,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将达600万吨以上,综合利用率超过85%,探索形成五种具有先进示范作用的循环经济综合产业模式,在全国率先建成大规模利用工业固废资源化示范基地。
《方案》明确,到2016年,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达到600万吨以上,综合利用率达到85%。围绕冶金、建材、煤电等产业,构建以粉煤灰、冶炼渣、炉渣等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一批工业固废深度综合利用专业化企业和企业集群。力争到2016年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现产值50亿元,比2011年提高150.0%;万元GDP能耗在2010年1.804吨标煤的基础上降低17%;综合利用企业超过40家,比2011年提高90.5%,重点培育20家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并形成工业企业固体废物内部循环综合利用模式、区域内企业间固废综合利用模式、第三方综合利用模式、社会化治理面源污染模式和先进科技处置危废模式等五种具有行业示范作用的先进模式。
《方案》提出,将围绕兰州市“3+8”产业布局,明确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及三县五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重点延伸冶金、石化、煤电、建材等四大产业链,积极开展高炉水渣、钢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固废深层次利用,实现固废综合利用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化。围绕示范基地建设,增强企业间横向联合,完善产品中间物质环节,培育扶持一批高附加值固废综合利用企业,形成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在全国率先建成大规模利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示范基地。
同时,加大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投资力度,加强示范基地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创新,促使粉煤灰、钢渣、高炉水渣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向精深加工和高技术方向迈进;以兰石化、兰铝、连铝、榆钢、方大炭素、窑街煤电、祁连山水泥等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和研发机构为依托,不断深化与周边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开展固废利用重点难点技术研发,借鉴、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再生技术,提升基地技术与装备水平;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以点带面,由局部到总体,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
以重点企业为主体,整合现有园区功能,构建支撑基地发展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兰州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的五大支撑园区:兰州石化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园、连海冶金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园、和平科技工业城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园、宛川钢铁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园和再生资源规模化再利用示范园。并依托以上园区结合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布局及产业关联采取开放式建设策略,构建支撑基地发展的园区载体和行业集群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园区内外三个层次,建立代谢生态链关系,从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该《方案》立足兰州市实际情况,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核心,严格参照国家产业政策,筛选确定了42个重点项目,涉及煤电化工、建材、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和特色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项目总投资87.60亿元,所有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处理工业固废640万吨,新增销售收入81.84亿元,年新增利润17.26亿元。
新闻推荐
千亩水系、仿古步行街、特色农家乐、市民广场、体育公园—— 仁寿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呼之欲出
仁寿山旅游风景区整体功能调整:力争通过3至5年,打造集养生、旅游、休闲、度假、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园。《兰州市安宁区仁寿山...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