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必须对考试作弊实行“零容忍”

来源:兰州晚报 2012-03-20 18:12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教育部表示,公安机关对今年研究生招考泄题案迅速立案侦查,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抓获,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中(详见昨《兰州晚报》)。

据悉,今年约150万人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有5000多人因涉嫌考场作弊被取消资格,泄题事件严重干扰了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愤慨,社会负面影响很大。事实上,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多年来,包括高考在内的考试作弊问题,虽经反复治理,仍然屡禁不绝。其中,有很多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个案的存在,就怀疑或否认国家考试制度的公正性和规范性,但也绝不能因为考试制度的相对科学、合理,而宽容和放纵作弊问题的存在。对极少数考试作弊行为的容忍,就是对绝大多数不作弊考生的极大犯罪,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严重不负责任。

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渠道,其公正性历来不容玷污。多年来,不同形式作弊行为的存在,说明一些腐败行为业已渗透到教育领域的诸多环节。而教育公平,又是百年大计,事关国家兴衰、民族兴旺。如果因为监管不力,在受教育的源头就有失公平、放纵作弊等负面因素,其对个人成长、社会公平的消极影响实在难以估量。一个通过在作弊中获益的人,步入社会后,又怎么可能把公平正义作为首选价值呢?一个通过不公平手段获取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人,走上重要岗位后,又怎么愿意遏制腐败行为呢?这种被老百姓誉为“胎里带”的畸形心态,助长形成了投机钻营、取巧作弊心理的恶性循环,其害大焉。

因此,必须对考场作弊行为实行“零容忍”。泄题事件发生后,教育部门即启动法律程序,公安机关也及时介入,目前已将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查明案情指日可待。法律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依法惩处这些害群之马,是实现“零容忍”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要坚决倒查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让相关人员承担责任、付出代价,务必做到不枉不纵。再者,就是要从制度设计层面着眼,加强全程监督,做好细节管理,堵塞可能滋生作弊行为的漏洞,从源头上遏制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今年的高考、中考将很快到来,希望有关部门认真汲取教训、及早动手,人们不愿意再次看到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我们都有责任,给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们一个公正的待遇、一个满意的期待。

新闻推荐

中高档车也纷纷“油改气”

资料图片本报讯自3月20日零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600元。这次调价是自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最大的一次。兰州家用轿车最常用的93号汽油每升...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查处假烟300余条2012-03-21 18:11
评论:(必须对考试作弊实行“零容忍”)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