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行业是人才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卫生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卫和人才强市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医改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兰州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规模不断扩大,质量稳步提高,结构趋于合理。2011年底,兰州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1.3万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3.62人。但面对兰州市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艰巨任务,兰州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卫生人才总量需要进一步增加,人才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使卫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卫生人才队伍显得更为迫切。
一、完善机制,着力改革人才引进使用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在思想上,要切实树立起人才是发展卫生事业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坚持卫生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统筹抓好卫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养、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的投入、选人用人制度的创新等工作,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从兰州市实际来看,首先要完善三个机制。一是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在加大对卫生人才工作投入的同时,要设立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奖励三个专项基金,人才引进基金专门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安家补助等;人才培养基金主要用于选拔学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进修深造;人才奖励基金用于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每年进行奖励。对重点人才工作要有专项资金予以保证。二是要完善优惠机制。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科研启动经费、职称评聘、工资津贴、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做到引进来、留得住。三是要完善分配机制。要扩大医疗卫生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坚持重实际、重贡献和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的原则,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业绩定酬、按贡献定酬的分配制度,激励优秀人才创新创业。
二、强基固本,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强基层”的核心内容,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的重要途径。一要合理扩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规模。从当前全市实际来看,首先要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不足的问题,针对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新需求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目标,对基层医疗机构重新核编,满足工作需要。要以公开招考等方式为县级医疗机构选拔一批紧缺和实用的骨干人才,争取把县级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培训每年列入市办实事,三年内力争选拔和培养300名骨干医生。实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面向基层的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到2015年争取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5名执业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拥有10名和5名执业医师。通过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等方式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一批全科医生,向个人和家庭提供集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服务,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二要着力提高基层卫生人才服务能力。从兰州市实际来看,提高基层卫生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注重培训效果,着力提高基层卫生人才的业务素质。同时,要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和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支援制度,乡镇卫生院托管村卫生室,推进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积极鼓励和引导城市大医院在职或退休的骨干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制度。三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卫生人才的政策保障。要通过完善编制、加强管理、形成合理机制等政策措施,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基层卫生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要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和后备力量建设,逐步推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争取提高乡村医生补助标准,2015年力争达到每年1.5万元以上,稳定村医队伍。从长远来看,要为每个村核定1名村医编制,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人员经费由财政负担,这是解决村医队伍不稳定的根本举措。
三、突出重点,加强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筹建全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库,逐步建立卫生系统高级专家选拔体系和动态管理机制。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和引进急需人才并重的方针,做好全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引进一批紧缺急需人才。在用好现有人才方面,一是选择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优秀专家作为后备人才的导师,做好“传、帮、带”工作,承担培养后备人选的学科带头人或优秀人才到达退休年龄的可以延聘。二是选派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到国内外重点医疗卫生科研单位留学、研修,鼓励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三是要创造良好的条件,稳定人才队伍。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申报科研课题及配套经费优先考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才可以优先聘任,不占所在单位职数,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四、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全市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卫生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科学核定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编制,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在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配备专门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吸引和鼓励高校公共卫生相关专业人员到公共卫生机构工作,加强对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尤其要加强对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卫生应急骨干人才培养,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形成一支平急结合、反应迅速的卫生应急队伍。
五、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卫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人才发展,环境是根本,制度是核心。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卫生人才工作的根本着力点,遵循卫生人才规律,科学培养人才,合理评价人才,用好用活人才。一是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灵活高效的流动配置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使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二是探索实行医师多点执业,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三是探索建立县乡人才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四是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使医务人员收入与工作质量、数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保障医务人员待遇,充分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精神。五是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兰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安宁管理所对辖区内十户领用《车辆二级维护竣工出厂技术档案》的一、二类维修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从二级维修企业的许可持证情况、从业人员素质、日常经...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