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人才是富民兴陇的第一资源”,兰州作为省会城市,要实现率先跨越崛起,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强力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千方百计做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和管理服务工作。在各类人才中,专业技术人才具有数量最大、行业分布最广,生产力作用最为直接和明显的特点,因此,加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是落实人才强市战略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
一、兰州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
兰州市多年来十分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全市人才工作发展实际,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努力探索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吸引方面的新办法、新措施。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兰州市拥有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24.9161万人,占人才总量的48.97%;素质明显提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0293万人,占2.4%,大学本科10.8813万人,占25.71%,大学专科12.4968万人,占29.53%;高级职称2.9037万人,占6.86%,中级职称9.2801万人,占21.93%,初级及以下职称9.6301万人,占46.04%;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兰州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兰州市的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有了长足发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兰州市专业技术人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专业技术人才总体利用率不足,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相当一部分企事业单位中存在专业不对口现象;由于缺乏资金和项目,很多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处于任务不饱满状态,一定程度上还有人才闲置和浪费的现象。
二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人才有效供给不足。重点产业、重要领域、重点企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比例偏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相对匮乏;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收益率较低,难以助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兰州市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于教育卫生、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批发零售贸易、餐饮、社会服务等行业,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低,人才“既多又少”的矛盾相对突出。人才群体势能下降,整体水平与东部沿海相比,相差若干个数量级。
四是企业少、规模小,吸纳力差,人才开发投入不足,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五是吸引、留住、用好专业技术人才的方法手段不足,遏制人才流失的措施还不够到位。
三、今后兰州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当今时代,全球经济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一项战略任务,同时也是一项现实课题,涉及到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环境等诸多因素,当前和今后,要紧紧结合兰州市实际,把握“突出重点,抓主抓重”的思路,切实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培养、引进、选拔、使用各类人才的政策措施,着力提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工作机制,把人才开发和使用纳入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中,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二是要进一步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竞争的最大资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的新理念,在全社会倡导和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继续在市级主流媒体上开辟人才专题专栏,宣传人才工作政策,宣传兰州市做出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的创业先进事迹,增强专业技术人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三是要在政治上、生活上真正关心专业技术人才。如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名额上确定一定比例,留出一定席位,让德才兼备的优秀高级人才担任,增强他们的政治荣誉感。建立专业技术人才的长期联系机制,各单位领导要经常主动走访本系统专业技术人才,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现状,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工作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创新体制机制政策,努力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让一切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因素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动充分活跃起来”,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行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创新。目前,兰州市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改革突破:一是针对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大锅饭”问题,着力解决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实行新的岗位绩效工资、事业单位补助补贴机制,使绩效工资、岗位补助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表现、业绩直接挂钩,切实把“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落到实处;二是创新事业单位的职称评聘制度。事业单位实行评聘分离后,由于专业技术职位限制,获得资格者相当一部分人员难以被聘到相应岗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热情,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大胆探索、研究出台兰州市的专业技术人才聘用改革新办法,最大程度地实现职数向专业技术人才多、作用发挥显著的事业单位倾斜;三是扩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范围。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甘人职〔2012〕133号),拓展申报评审渠道,尽可能放宽申报评审条件,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民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好职称考试等服务,积极引导企业落实对获得职称人员的工资待遇;四是实行人才的柔性引进机制。在全国主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对兰州市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情况、待遇等信息及时发布,建立人才的“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帮助兰州市企事业单位攻克技术难关,有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五是高度重视兰州市领军人才的选拔、管理和服务。认真落实《兰州市领军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充分发挥领军人才在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核心竞争力作用;六是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创新政策,制定能够更加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兰创业的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目前要加大对《兰州市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实施细则(试行)》的宣传力度,合力切实做好高层次人才的认定、项目扶持、创新创业资金扶持、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安置、子女入学和各项社会保障服务等工作。
(三)加大财政投入,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目前,兰州市的人才专项资金只有几百万元,不能满足大规模开发人才、引进人才的需要。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就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下一步要通过增加预算资金,设立专项资金,落实兑现优惠政策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兰州市人才专项资金额度,加大对创新创业型企业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扶持、奖励力度。
新闻推荐
兰州市城乡规划局城区区域城市设计、老城区改造优化提升规划研究征集设计思路项目 废标公告
兰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受兰州市城乡规划局的委托,对“城区区域城市设计、老城区改造优化提升规划研究征集设计思路”项目(招标编号:兰政采2012-90)以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现将结果公告如下:项目主要内...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