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问暖热线”96555开通10多天来,已有千余市民热线反映家中没暖气或者暖气不热等“热问题”。11月5日,本报接到供暖热线电话100多个,记者发现供热站“煤改气”带来的一些问题,在当日的反映中比较突出,“煤改气”费到底该不该向居民收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家住兰雁小区的高先生等市民反映,该小区至今没供暖,小区700多户居民和幼儿园内1000多名小孩在受冷挨冻。而没暖气缘于业主没向供热站缴纳15元/平方米的“煤改气”改造费。
高先生说,兰雁小区由甘肃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供热站供暖。多年来该供热站供暖质量一直不好,很多居民家中暖气仅有10℃左右,但是不少缴全费的居民还是没追究供热站的责任,谁知今年该供热站在“煤改气”后,却以不缴“煤改气”改造费为由,至今未给小区供暖。小区内有700多户居民和一所幼儿园的千余儿童在挨冻。很多居民认为,供热站供热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供热站“煤改气”时,政府才会在费用上给予财政补贴,不足部分由供热站自筹。但供热站竟将自筹的费用转嫁到用户身上,让业主替供热站投资的做法,纯粹是一种搭“煤改气”的车,行“乱收费”之实,所以很多人至今没缴改造费和取暖费。而供热站收费时,要求居民暖气费、改造费一起缴。
甘肃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雁滩供热站崔主任称,兰雁小区未供暖有两个原因,即该小区去年欠缴取暖费五六十万元;今年供热站征收的“煤改气”改造费至今没人缴。他说,兰州市今年“煤改气”时,政府文件称由供热站想办法解决,但并没有规定不能向居民收费。
兰州市热管办有关负责人称, 该供热站向居民收取“煤改气”改造费,在兰州今年“煤改气”过程中不是个案,由于政府文件没有明确规定不能向居民收改造费,因此热管办不好界定这种做法是否为“乱收费”,但对供热秩序确实有影响。
本报记者 张继培
新闻推荐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暖气管道破裂后,维修时用户不掏钱,供热站肯定不维修。但家住团结新村88号的于先生没有想到,11月2日小区暖气管道破裂后,在居民尚未缴费的情况下,兰州市热力公司第二分公...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