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现场。
三天来,兰州市和平新村南社区一家建筑工地挖掘出的明代古墓引来诸多关注。有专家表示,这座青砖墓室显示了古代墓葬建筑的精巧技艺,也反映出了一些明代的葬俗、官制等可贵的历史资料。记者了解到,虽然墓志铭上记载为合葬墓,但10月31日只挖掘出一具骸骨。墓室内凌乱的骸骨证实该墓曾被盗,而诸多情况将随着挖掘工作的进展有待揭开。
发现一具骸骨,次序凌乱显示墓室被盗
10月31日下午,记者来到挖掘现场看到,古墓周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五六名工人在考古人员的指导下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掘,墓室已经被掘下两米多,该墓室呈现的是上小下大梯形规则,越往下挖墓室面积越大。
在墓室北侧的土墙上,放着几块一米多长已经腐朽的棺材板。一张红色的被单苫盖着一具骸骨。据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具骸骨保存基本完整,其性别需要进一步鉴定。骸骨旁边没有发现遗物。据记者了解,挖掘中发现骸骨凌乱,显示墓室曾经被盗过,但被盗过几次还是一个谜。记者看到,在墓室中间,还竖立着一块一尺多长已经严重腐朽的木块,现场有人分析,竖立的应该是棺材盖,基本印证了该墓室曾进过盗墓贼。据了解,当天的挖掘中,还发现了三枚锈蚀斑驳的铜钱,遗憾的是上面的文字无法看清。
青砖砌筑,墓室精致考究
这座墓室规模很大,五六名工人紧张清理了三天,但工作量依旧很大。10月3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被清理出的青砖至少有一吨。
记者看到,这座青砖古墓无论是拱门券顶还是墓室,设计和工艺考究精致,全部用厚重的青砖多层砌筑,白灰勾缝。目前,由于内部淤满泥土,尚未发现陪葬物品,棺椁等丧葬情况无法知晓,但其明代青砖墓室的形制方位等已经给考古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10月31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保护文物,墓室内的土方都用人工清理,但人工清理速度很慢。“至少还有1.5米才能清理到底部。”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记者当晚6时许发稿时,没有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文物。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学江
新闻推荐
马德林在法庭接受审判。 本报记者 郭玉红 摄 本报讯(记者郭玉红 通讯员刘刚)11月1日,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马德林利用担任基隆公司主要负责人的职务便利,私自将以基隆公司...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