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和陈慧芳老人在一起
本报讯老人一生戎马倥偬,饱受战火洗礼,其坚韧刚强自不待言。即使年过九十高龄,又于近年患上脑梗,健康状况已经大不如前,但向大家敬起军礼却依然风姿不减当年。1月29日,本报“情暖万家”记者与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西路军老战士陈慧芳家中,向我们身边的革命前辈送去新春问候。
4口之家欢笑多
29日上午,记者与几位大学生志愿者带着慰问品一同来到华林坪社区陈慧芳老人的家中。进门时正巧老人还在睡觉,在等待片刻后老人眯缝着眼睛从被窝里爬起来,像小孩子一样揉着眼睛扫视几位陌生来客。当记者大声说明来意后,老人笑眯眯地赶紧起身招呼。这时,几名志愿者上前帮老人收拾头发穿起衣服。老人个头不高,一个劲儿地用夹杂着贵州口音的兰州话对志愿者说:“欢迎!欢迎!欢迎你们来我家啊!”陈慧芳的养孙朱建华介绍,2011年5月份,老人突然患急性脑血管病,之后就出现精神恍惚,身体状况也没以前那么好了。
据了解,陈慧芳老人先后收养过很多孤儿,目前和老人一起生活的养孙朱建华今年43岁了,是老人40年前收养的最后一个孩子,现是一名社区综合治理员。老人现在居住的34平方米简陋小屋是1994年市民政局给老人的安置住所。虽然居住条件简陋,但老人和孙子一家4口住在一起同享天伦之乐,小屋里常常充满笑声。
老人的心愿
昨日,当记者准备离开时,陈慧芳老人拉着我们的手依依不舍。随后又向大家敬了一个军礼表示感谢。养孙朱建华介绍,其实老人还有一个心愿,她还有一个儿子,多年前曾寄养在河南一老乡家中。辗转几十年后,老人与自己的孩子再次相聚,但随后又失去了联系。她的儿子名叫吕继成,据了解目前在内蒙古临河市,为该地铁路局一名退休职工。
如今已97岁高龄的陈慧芳,依然牵挂着自己远在内蒙古的儿子。在她有生之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和儿子再次相聚。
新闻推荐
“欢欢喜喜过大年,鞭炮响声噼啪响;芝麻汤圆盼团圆,元宝饺子财源滚;漂亮衣服来拜年,倒贴福字福来到”对于中国人来说,农历新年是一年的终了,是新的一切的开始。因此,中国人过年就...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