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对进入市区的货车进行检查。本报记者 窦阳 摄
9月13日兰州市出台政策,从9月16日起,对8吨(含)或三轴(含)以上大型货运机动车辆一律禁止进入城区行驶。“禁行令”实施后,物流业、工业企业以及重点项目的大型货车被阻城外,多个行业因此受到影响。
面对严峻的形势,许多物流企业纷纷呼吁尽快在城外设置临时停车场,以完成分装转运。事实上,早在2010年,兰州市就提出在城区各大出入口建设7处大型停车场,然而到目前为止,这7处大型停车场还未全部建成。更为尴尬的是,随着此次限行的范围扩大,这些停车场中有3处因位于禁行区内而无法履行“分装转运”的使命。
“从城市长远的发展考虑,的确应该限制大型货车在市区通行,但眼下的禁行政策太过仓促,相关部门应尽快在禁行区外设置大型停车场,方便货物转运。”
自兰州市大货车“禁行令”实施以来,由于城外没有专门的中转场地,为了尽快将货物送达目的地,一些货车司机只能在道路上转运货物。
9月16日上午,从江苏来兰运送食用油的李师傅被挡在和平收费站外,眼看无法入城,李师傅只得找来一辆面包车,在金川大道上就地转运。“这周边没有大型停车场,只能先在路边转运一部分。”
而在西出口,因为无法进城卸货,很多给位于大滩的汽车城送货的大型汽车专用运输车,也只能停在黄羊头高速公路连接线上。为了尽快送货,这些“汽车航母”就地将上百辆汽车卸在路边,由4S店雇司机一辆辆开回城区。
“眼下的现实情况是,‘禁行令\’实施后,大型货车只能停在城外的马路上。”东部顺盛物流中心一货运公司负责人说,这些大货车拉的货物动辄三四十吨,而小型货车最多也就能拉个4吨,也就是说,转运一辆大货车上的货物,就要十几辆甚至几十辆小货车。“即使我们想在城外分装转运,也面临场地狭窄的困难,这么多小货车转运货物,除了物流公司成本大量增加,也会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
另外,让许多大型货车司机担心的是,如果没有专门的中转场地,在马路上分装转运,会发生货物被偷盗的现象。“我跑了几十年的大车,这种事情在很多地方都发生过,有些货物被偷我们司机根本担不起责任。”来自河南的货车司机张师傅说。榆中交警大队和平中队中队长陈少平也证实,此前停在金川大道上的许多货车,就曾遭遇过在夜间被抽走油箱里的柴油的情况。
而韵达快递甘肃公司操作经理李子毅则告诉记者,根据总公司的规定,快件统一装车后就被贴上封条,在送达甘肃公司仓库之前,是禁止在中途拆分卸货的。“禁行令”实施后,即使快递货车无法进城,公司也不敢贸然在城外分拣转运,“一辆货车上有上万票的快件,在城外转运,肯定会发生快件遗失的情况,这是对买家卖家,也是对公司的不负责。”
面对“禁行令”带来的严峻现实,许多物流企业、货车司机纷纷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在城外设置临时停车中转场地。
东岗物流中心灵通货运公司的负责人高经理告诉记者,9月15日得知“禁行令”即将全面实施的消息后,当日下午他紧急赶往和平地区实地查看,但情况却很不理想,“和平地区现在没有专门的大型物流场地。”高经理说,“从城市长远的发展考虑,的确应该限制大型货车在市区通行,但眼下的禁行政策太过仓促,相关部门应尽快在禁行区外设置大型停车场,方便货物转运。”
“由于限行范围扩大,东出口已建成的两座停车场和正在建设的西固新滩生态综合停车场都因位于禁行区而面临无法使用的尴尬境地。”
事实上,早在2010年,为缓解过境车辆给市区交通造成的影响,兰州市就提出了限制大车过境的“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二步就是在市区5个出入口建设7座大型停车场,早6时到晚11时禁止大车过境。
据了解,这7座大型停车场分别为东出口的甘肃省道路运输救援保障中心(兰州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停车场、高速公路和平出入口停车场、高速公路雁儿湾出入口停车场;南出口方向停车场;西出口的西固新滩生态综合停车场;北出口的永新化工园区停车场和八里湾停车场。
在当时这一政策出台时,7座停车场中东出口的兰州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停车场以及北出口的两座停车场均已建成,可分别容纳150辆和30辆、100辆大型车辆停靠,其余正在建设。2011年初,东出入口占地93亩、可容纳200辆大车停泊的高速公路雁儿湾出入口停车场也建成投用。
但承担西固区和安宁区大型车辆的西固新滩生态综合停车场,于2010年正式开工建设,工程预计需要3年才能完成,但目前仍无建成投用的迹象。
此次“禁行令”实施后,许多人原本寄望这些停车场能够作为临时的货运中转场地而发挥作用。但记者走访发现,由于从北龙口进入市区物流园区的大型货运车辆较少,因此已建成投用的北出口八里湾停车场、永新化工园区停车场并未发挥太大的作用。而黄羊头收费站附近的西大门停车场,则因面积太小,仅能停靠十余辆大型货车,对缓解“禁行令”的影响无异于杯水车薪。
更为尴尬的是,此次禁行范围较以往大为扩展,根据禁行方案,东出口禁行的范围从以往的甸子街以西,直接扩大到和平高速公路出口以西,西出口禁行范围扩大到岸门三岔路口以东,这使得东出口已建成的两处停车场,即兰州陆上货运交易中心停车场和雁儿湾出入口停车场,因位于禁行范围内,导致大型货运车辆无法进入其中。
“物流业出城入园从规划、建设、投运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尽快在禁行区之外设置必要的临时中转场地,缓解‘禁行令\’在眼下给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尽管有关部门称此次全面禁止大型货车入城的原因是即将对城区桥梁进行检测、评估和维修,但事实上,眼下兰州市正在大力实施‘上跨下穿\’工程,市内多条道路正在开挖建设,另外,筹划多年的轨道交通一号线项目也将全面开工。”一位资深交通专家分析说,今后几年兰州市将进行大规模的道路交通建设,城区交通拥堵不可避免,在此大背景下,“此次大型货运车辆的‘禁行令\’,恐怕将持久地实施下去。”
在该专家看来,出入口停车场建设滞后,部分建成的又因位于禁行区而无法使用,凸显出出入口停车场建设的尴尬。在此次“禁行令”全面实施后,如何缓解禁行政策给市区众多物流和工业企业以及重点项目建设工地造成的影响,成为摆在各行业、部门面前的一道必须解决的难题。
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为了缓解“禁行令”的影响,兰州市政府正要求交通部门尽快制定物流业出城入园规划,拟在未来两三年内将城区众多物流园区搬迁至城外,但物流行业提出的尽快在禁行区外设置大型停车场的呼声,至今仍没有得到正面回应。“实际上,出入口大型停车场有多处是企业投资建设的,2011年后随着大部分停车场建成投运,加之大型货车分时段通行政策的实施进入正轨,政府部门对出入口停车场建设的要求已不再紧迫。”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在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宋钢看来,对大型货运车辆限制通行,是各大城市普遍采用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之一,但如何缓解“禁行令”给物流业、工业企业带来的损失,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
宋钢告诉记者,“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物流业出城入园从规划、建设、投运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尽快在禁行区之外设置必要的临时中转场地,缓解‘禁行令\’在眼下给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在城市外围,将停车场和物流公司配套建设,同时配套出台必要措施,这样既减轻了市区拥堵,也减少了单一措施突然实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负面作用。”
9月23日,在核实完兰州市主城区出入口的停车场规划建设情况后,兰州城乡规划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脸上表情多少有些凝固。“这些停车场从规划到建设,大都经历了三五年的时间,当时看似超前的规划选址理念,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该专家表示。
而另一个尴尬是,受制于各种因素,这些停车场有的在建设过程中规模严重缩水,有的选址几经更改,有的至今仍只是一纸规划。在此次大货车禁行措施实施后,这个尴尬尤为突出。对此该专家建议,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停车场,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而对于尚未修建的停车场,相关部门应该结合实际综合考虑,及时调整规划思路,使之建成后能真正达到预期目的。
据了解,在城市出入口修建大型停车场,从而破解大货车堵城之困,是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采取的疏堵措施。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的李工在仔细对比杭州等地和兰州在城市入口处修建停车场措施的优劣后表示,目前兰州城市入口的停车场选址大都拘泥于“入口处”这几个字,停车场距离高速公路入口太近,导致“禁行令”出台后这些停车场处于禁行范围内,无法发挥作用。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的何教授也认同这一看法。据何教授分析,近几年来兰州市先后多次出台不同的制度措施,如在城市出入口规划建设停车场,把物流公司集中在城市两端,限制大货车入城。实践证明,任何一项措施单一实施,都会受制于现实条件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副作用。如果把这几项措施综合实施,将是治理大货车堵城的一剂良药。
“在城市外围,将停车场和物流公司配套建设,同时配套出台必要措施,这样既减轻了市区拥堵,也减少了单一措施突然实施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和负面作用。”何教授建议道。
■ 本报记者 师向东 首席记者 崔亚明
新闻推荐
网友“刘俊义”针对本报《疑男友“劈腿” 90后女孩争吵中挥刀》微博留言:判刑9年,太便宜了。 记者点评:判刑9年是法律审判的结果,应该尊重。 网友“MILLERTIME”...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