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7月18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支队长付连红就兰州市交通现状和本月21日单双号解禁后交通疏解情况进行新闻发布。
据介绍,当前,兰州市道路交通正处于重大市政项目建设的关键期、道路施工开挖的集中期、车辆大幅增长的高峰期、道路交通供需矛盾的爆发期,诸多因素制约交通畅通,但是最根本的还是道路资源的供需矛盾。截至7月16日,全市共有240处道路开挖施工,是占用道路最多、面积最大、周期最长的一年。施工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上跨下穿等重点工程,以及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供水、燃气等项目。由于道路施工占用大量道路资源,许多路口、路段变成了“瓶颈”,车辆通行严重受阻,严重影响交通畅通。同时,截至7月17日,全市在册机动车共650894辆,与2003年底的151929辆相比,10年时间增长了4.28倍,其中,仅今年前7个月就新增机动车59903辆,日均入户车辆高达437辆,是去年同期日均入户的1.3倍。机动车辆特别是小型、微型客车的迅猛增长,导致交通流量过于饱和,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和尾气污染。据测算,目前兰州市道路交通密度(机动车总量/道路总长)高达706辆/公里,已远远超过香港道路交通每公里301辆的密度。
此外,全市现有停车场1383处,其中路面临时停车场125个、地下停车场220个、院内停车场1038个,停车泊位72754个,平均每百辆机动车拥有停车泊位11.32个,远低于畅通工程每百辆车20个停车泊位的最低要求。由于停车场点少,许多车辆占用次干道、小街巷停车,又影响了这些“毛细血管”的畅通。
根据交警部门预计,解除单双号限行措施后,兰州市中心城区机动车流量肯定会大幅猛增,交通拥堵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兰州市将采取十余项措施积极应对,全力以赴缓解道路交通拥堵,以确保重大市政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及市民群众工作生活出行不受大的影响。
期间,各交警大队将紧密结合各自辖区交通实际和警力状况,突出勤务的针对性、机动性和科学性,在认真落实常态化勤务方案、全面加强指挥疏导的同时,重点突出加强高峰时间、重点路段、施工区域、重大活动场所的勤务安排,确保始终有民警、协警执勤巡逻,重要岗位实施24小时勤务。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将根据每天掌握的路况信息,特别是市民报堵的情况,及时通知相关交警大队,及时调整警力部署,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最短时间到达,最快速度疏通。并定期进行分析和梳理,及时掌握交通拥堵规律特点,指导各交警大队适时调整勤务方案,增强勤务方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此外,将组织专门力量,建立交通设施24小时应急抢修机制,尤其是针对下雨、停电等造成的交通信号灯故障问题,及时抢修,确保完好有效,减少因此造成的交通拥堵。另外,市交警部门还将充分发挥大砂坪、仕通两个已建成并正常运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服务站作用,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消除事故双方对于事故责任认定、理赔方面的后顾之忧,并对不按规定快速撤离的驾驶人依法进行处罚,组织开展全员交通事故资格培训,着力规范提高一线执勤民警对单纯财产损失类交通事故现场的勘察、取证、调解工作的能力水平,全面推行30万元以下单纯财产损失类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因交通事故现场未及时撤除而造成的交通拥堵。
新闻发布会上,市交警部门还倡导党政机关带头,减少公务车出行。提议在短途内办事,尽量步行前往,多人出门办事,尽量拼车出行。倡导广大市民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短途尽量步行,驾车出行根据需要选择最佳出行路线,提高办事效率。
新闻推荐
省卫计委在其网站发布有关《办法》,对全科医生的培养基地认定和管理培养作出规定。同时,兰州市卫生部门启动了兰州市社区卫生网络化管理团队式服务工作模式推进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这标志着,今...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