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兰洽会分两期举办,今年兰洽会的展览总面积就能达到8万平方米,既扩大了展览面积,满足了市场需求,也进一步增强了展会的专业性。记者了解到,相比于去年举办的第十九届兰洽会主展馆总展览面积约5.4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4.4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第二十届兰洽会分两期举办的这一创举,让主展馆的总展览面积扩大了近3万平方米。7月15日到19日开展商品贸易展销期展览活动,7月19日下午开始撤展。
■业内人士认为,第二十届兰洽会首次将投资贸易洽谈与商品展销分期举办,让商品展销和投资贸易洽谈一样,唱起“主角戏”,这是兰洽会发展日趋成熟的标志。兰洽会要日臻完善、日趋成熟,走上国际化品牌展会轨道,就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完善,需要从办会模式、组织形式、营销方式、服务理念等方面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新鲜的血液,唯其如此,这场兰州乃至全省与世界交流的盛会才能永不落伍、永不落幕。
一场接一场的夏雨,令原本是酷暑季节的金城清爽有加,第二十届兰洽会投资一期贸易洽谈期的主要活动逐渐结束。短短的3天时间,这场盛会为兰州这座城市的影响可谓巨大,不仅让兰州项目、资金双丰收,更让金城这座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钻石节点”城市扩大了影响、提升了城市形象。贸易洽谈期,参会者毫无保留地交流着彼此的想法,大量的信息、优秀的金点子层出不穷,信息交流提供了发展机遇、智慧的光辉启迪着开放的思维……这一切都将或远或近地作用于产业、行业乃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但如果有人认为这意味着兰洽会的结束,那就大错特错了。本届兰洽会首次实行贸易洽谈和商品贸易展销分期举措,将项目洽谈、合作交流的内容与商品展示展销分开举行,成为兰洽会史上的一大创举。7月15日,第二十届兰洽会二期商品贸易展销期隆重拉开帷幕。这意味着,兰洽会从以往的重洽谈、重项目对接,转向商务交流与特色商品展示平分秋色,更全面地体现了兰洽会招商引资、展示交流的平台作用。
第二十届兰洽会商品贸易展销期拉开帷幕
7月15日早上8点多,记者来到本届兰洽会的主展馆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在现场,记者看到,虽然距离开馆时间还有近一个小时,展馆外门票销售点前等待购票的消费者的队伍却已经排成长龙,希望能首批进馆参观。“这届兰洽会的商品贸易展销面积与以往相比扩大了一倍,上下两层都有全国各地和外国的特色产品,我今天早早就来了希望能第一批进馆,一来一饱眼福,二来想选购一些自己中意的商品。”王先生一边在售票口排着队,一边告诉记者,他每次都会在兰洽会期间为家里添置些物件,小到饰品百货,大到家用电器,每年来展馆,他总是满载而归。
“兰洽会投资洽谈和商品展销水平均在逐年提高,尤其是商品展销,不仅使参展单位和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展示宣传效应,还使参加商品展销的企业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兰洽会组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第二十届兰洽会首次将展销会与贸易洽谈分开,既扩大了展览面积,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又重点突出了投资贸易洽谈,可谓是齐头并进。据悉,四川省目标是第二十届兰洽会商品交易额要达到20亿元。
本届兰洽会分两期举办。第一期投资贸易洽谈期,共设11个展区。第二期商品贸易展销期,展览面积的增加,使得商品贸易展销场地能够设1200个标准展位,兰洽会组委会办公室也因此加大了国际招商招展力度,重点组织台湾企业、兄弟省区市、省内市州的特色企业和进出口商品开展展销活动。兰洽会展务部相关人士表示,作为甘肃对外瞭望的“窗口”,兰洽会参展的企业越多,经济融合的机会就越多。其次,通过分次举办、扩大规模,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兰洽会展会品牌的知名度。
本届兰洽会展馆总面积扩大近3万平方米
作为兰洽会的主展馆,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共有4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满足不了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的兰洽会。据兰洽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省经济合作局局长杨文廷介绍,本届兰洽会分两期举办,今年兰洽会的展览总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既扩大了展览面积,满足了市场需求,也进一步增强了展会的专业性。记者了解到,相比于去年举办的第十九届兰洽会主展馆总展览面积约5.4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4.4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第二十届兰洽会分两期举办的这一创举,让主展馆的总展览面积扩大了近3万平方米。7月15日到19日开展商品贸易展销期展览活动,7月19日下午开始撤展。
“如果将投资贸易洽谈和商品展销同期举行,在展馆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只能设置两三百个标准展位供参展企业展示展销。”兰洽会组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将投资贸易洽谈和商品展销分开举办,就是为了全面提升兰洽会的规模档次,扩大展览面积,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参会参展,将兰洽会打造成为面向国际化的综合性经贸盛会。今年首次分期举办,在增加了好几倍标准展位的同时,还吸引了超1000家国内外企业报名参展,参会企业比以往任何一届兰洽会都多。1200个国际标准展位,以贸易洽谈、商品展销、大宗商品采购为主。参展企业共计1010多家,参展商3200多人,参展展品包括食品饮料、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化妆品、日用品、五金电料、体育娱乐用品、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家用电器、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机电产品、家具、保健品、民俗工艺品、葡萄酒等20多大类产品。
进出口商品展区受青睐
当天,在现场,记者看到,第二十届兰洽会二期商品贸易展销期的产品分类一目了然。在展馆一层,记者看到主办方设置了兄弟省市区特色产品展区、进出口商品展区,以境外、省外名优企业、特色产品展销推广为主。
“fifty!”“主要材质是铜,花纹是手工打磨出来的。”……在进出口商品展区,记者看到有不少国际友人都带着自己国家的特色产品参展,他们与参会的消费者或用英语、或用中文交流着,或是操着中西结合的语言,向参观的人群详细地介绍着。铜象、地毯、手鼓……在本届兰洽会设置的进出口商品展区,浓浓的异域风情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观看。据介绍,二期商品贸易展销期上,中亚五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埃及、赞比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印度、伊朗、韩国、日本、马来西亚、黎巴嫩、巴基斯坦、尼泊尔等19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的企业参展。还有广东、辽宁、福建、黑龙江、重庆、青海、深圳、厦门、连云港等9个外省市参展。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生活的概念越来越被重视。本届兰洽会是我们第一次参会,希望能够通过兰洽会这个平台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达到推广企业产品的目的。”在展馆一楼,英国皇家道尔顿饮用净水器甘肃运营中心张延涛告诉记者,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道尔顿饮用净水器具备全球一流复合型过渡技术,他说,兰洽会参加人数多,知名度高,希望通过兰洽会这个国际交流平台,达到产品推广、企业推介的目的。在展馆二层,记者看到这里设有甘肃名优企业新特产品展区及部分企业独立展区,以四川省各市州名优企业、特色产品展示展销为主。这里不仅有省内知名企业携名优新特产品开展贸易与展销活动,同时还有不少各省市区组织品牌企业和特色产品参展。在兄弟省市区特色产品展区,各兄弟省区知名企业、特色产品参展;进出口商品展区,国内外进出口企业及产品参展。展区内还设有中华老字号展区,由省商务厅牵头,组织中华老字号企业参展。
相较往届,本届兰洽会分期举办,商品贸易展销期展览面积扩大一倍,参展企业和产品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特别是境外参展企业、产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首次尝试把线上的电子商务与线下的商品展销相结合,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促进销售。丰富的产品种类和众多名优商品的集中展销将有力促进商贸交流发展,促进境内外企业开拓西部市场,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共享共建步伐。
引入电子商务打造永不落幕的兰洽会
据省商务厅负责人介绍,为提升本届兰洽会二期展销会的科技化、便利化、互动化水平,省商务厅、省经济合作局联合举办“电子商务进展会”活动,精心打造“掌上兰洽会”,首次把二维码扫描购物概念引入兰洽会,专门开辟了扫码购体验专区,推出了100款优惠热销体验商品,供广大观展消费者在现场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购物,成为本届“兰洽会”的新亮点。
近年来,电子商务作为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省委、省政府把电子商务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有效抓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二维码”作为移动电子商务新模式,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关注,“逢码必扫”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和时尚,消费者也渐渐习惯通过扫描二维码参加商品促销活动及了解商家动态。目前,国内二维码有关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产业链仍在不断完善。省商务厅积极探索创新,加大引导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鼓励传统企业通过电商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这次将二维码引进兰洽会,就是省商务厅积极探索移动电子商务发展做出的有益尝试,下一步,还会有更大的推动和发展。
同时,本届兰洽会还安排了汽车专业展。展出面积5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同时,淘宝网与省商务厅联合,通过淘宝网“特色中国——甘肃馆”建设(分为线上馆和线下馆两部分),打造“永不落幕的兰洽会”。业内人士认为,第二十届兰洽会首次将投资贸易洽谈与商品展销分期举办,让商品展销和投资贸易洽谈一样,唱起‘主角戏\’,这是兰洽会发展日趋成熟的标志。兰洽会要日臻完善、日趋成熟,走上国际化品牌展会轨道,就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完善,需要从办会模式、组织形式、营销方式、服务理念等方面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新鲜的血液,唯其如此,这场兰州乃至全省与世界交流的盛会才能永不落伍、永不落幕。
20届栉风沐雨兰洽会硕果累累
●第一届“兰交会”:
1992年9月10日,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实现经贸科技活动总成交额87亿元,总投资额54亿元、1993年8月18日至23日,首届“兰州丝绸之路经贸洽谈交易会”(简称“兰交会”)在天河大厦举行,签订外资项目合同46个,资金6.61亿元。
●第二届“兰交会”:
1994年8月18日至27日在兰州皋兰路举行,签订对外经济合作项目30项,总投资1.7亿多元。签订内联项目77项,总投资5.5亿多元。
●第三届“兰交会”:
1995年8月16日至26日在兰州皋兰路举行,参展企业多达500家,省外企业占40%,日均客流量达12万多人次,假日高峰期超过20万人次,日均成交1.3亿元。
●第四届“兰交会”:
1996年8月18日至22日在春风广场举行,共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合同28项,总投资8.4亿元。
●第五届“兰交会”:
1997年8月18日至24日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改名为“甘肃·兰州交易会”,由甘肃省政府和兰州市政府联合主办,共签订各类合同70多项,合同总金额54.66亿元。
●第六届“兰交会”:
1998年8月26日至8月30日举行。参与本届交易会的中外宾客8000多人,12个国内团和26个海外团参与了本次交易会;共签订合同113项,合同总金额11.6亿元。在招商引资、产权交易、商品贸易等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第七届“兰洽会”:
1999年8月26日至30日在兰州国际贸易大厦举行,从此届开始原“兰交会”更名为“兰洽会”(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约合同177项,总投资35.02亿元,引进资金25.26亿元,产权交易共签订合同项目40个,合同金额2.57亿元;签订协议项目16个,协议金额2.8亿元。
●第八届“兰洽会”:
2000年8月26日至30日在兰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共签约合同226项,总投资88.68亿元。同时还签订协议316项,总投资220.16亿元。
●第九届“兰洽会”:
2001年8月26日至30日在兰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164项,合同总金额62.7亿元,其中,引进国外资金合同38项,合同总金额20.3亿元;引进国内资金合同126项,合同总金额42.4亿元。
●第十届“兰洽会”:
2002年8月26日至30日在兰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签约招商项目107个,签约总额105.60亿元,拟引进资金90.02亿元。甘肃省民营企业在省内签订合同项目43个,签约总额16.93亿元。节会期间,商品总成交额39.01亿元。
●第十一届“兰洽会”:
2003年8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签约合同项目104个,签约总额79.26亿元,商品展销总成交额39.55亿元。
●第十二届“兰洽会”:
2004年8月26日至29日在兰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完成项目签约36个,签约金额48.73亿元。
●第十三届“兰洽会”:
2005年7月6日至9日在兰州黄河展览中心举行,推出了68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20多个劳务合作项目首次登台。同时,还推出了92个文化旅游开发项目,30多个产权交易项目,重大项目签约41个,签约总额55.44亿元。
●第十四届“兰洽会”:
2007年7月6日至9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和兰州市体育馆分两个展馆举行,集中签约重大合同项目42个,总金额174.6亿元。共计1017家建材、汽车、科技展参展企业,展销总成交额19.67亿元。
●第十五届“兰洽会”:
2009年6月12日至15日在兰州瑞德摩尔城市购物广场举行,取得了丰硕成果,共签约合同项目530个,签约总额达1061亿元。破千亿元大关,这是历届“兰洽会”签约成绩最好的一次,项目签约金额超过了前14届“兰洽会”总和,前14届“兰洽会”签约金额累计为702.3亿。
●第十六届“兰洽会”:
2010年7月5日至9日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兰州市城关区盐场路)。签约总金额达到1309.36亿元。本届兰洽会开展了投资洽谈、商品贸易和专业展会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更高水平、更具特色、更大规模、更富实效的办会目标。
●第十七届“兰洽会”:
2011年7月5日至10日举办,甘肃省与兄弟省市区、港澳台地区及境外投资商签约招商引资合同项目522个,合同总额1822.38亿元,引进省外资金1648.38亿元。展会期间进馆观众累计超过50万人次,商品展销总成交额13.88亿元。
●第十八届“兰洽会”:
2012年7月5日至10日在兰州举行,共签约从甘肃省外引进的项目752个,签约金额达到4610.08亿元。实现签约金额比上届增长181%,成为兰洽会历史上签约成果最丰硕的一届。
●第十九届“兰洽会”:
2013年6月19日至24日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招商引资签约额比第十八届兰洽会增长30%,达到5000亿元以上,贸易成交额达到20亿元以上。
●第二十届“兰洽会”:
共签约合同项目1299个,签约总额6511.53亿元,比第十九届兰洽会增长382.44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兰州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环比持平。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2%。1至6月份,兰州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1%。6月份,兰州CPI指数变...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