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的兰州市公共自行车从6月30日起进行局部试运行。据悉,首期将在城关区开通111个服务网点,锁柱2795个,计划投放自行车1677至2000辆。经过首期的开通运行并积累经验后,公共自行车运营系统将加快推广进度,力争在年底前完成全部网点的建设并投入运行。
公共自行车以其零排放、绿色健康出行和低成本投入高社会效益的特点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认可和推广,国内的多个城市包括杭州、武汉、北京、苏州、南京等城市已经不同程度得到推广,获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和市民认可。兰州市的道路交通现状和城区地形条件非常适合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随着各项硬件设施的到位,公共自行车必将成为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试运行期间,一些相关的公共配套措施也需要尽快加以完善。
近几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使用自行车出行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已经非常普遍。虽然相关部门在一些新整修路段开设了专门的“绿道”供自行车使用,但是这样的路段数量较少,而且分布不均衡,尚未覆盖城区主要道路。兰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全面投入使用后,将有数万辆自行车上路,这不是个小数目。若要保证公共自行车安全、畅通行驶,道路资源的配套改造无疑需要尽快调整。现在最多的阻碍,不是城区道路资源有没有余地进行调整,而是调整到一个什么水平。从兰州市的公共交通实际需求看,一小时内自行车的覆盖范围可以解决相当大多数市民的出行需求,因此,鼓励这种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无论从缓解交通压力还是治理大气污染这两个方面都值得大力推广。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下决心改变“重机动车而轻非机动车”的道路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更加均衡的道路资源分配机制。同时,相应的交通管理设施配套改造也必须尽快完善。例如,交通红绿灯的设置和管理,应该优先考虑自行车的通行需要;机动车在拐弯时要避让自行车,保证其首先通过;为保证行车安全和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应该尽可能加以隔离。
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使用,是兰州市的重大利民举措,能否使其利用效率最大化,需要道路设施和交通管理服务水平等配套设施和制度的尽快跟进完善,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是尽快改变传统观念,真正让绿色出行成为城市管理的核心理念。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3日,记者从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获悉,由该公司组织实施的西津西路供水干管移位碰接停水施工已于2日晚21时完工,并恢复洪水。据了解,此次干管移位碰接工程自7月1日凌晨0时开始,预计在7月3日...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