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明娟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于2012年8月20日正式获批,国家给予兰州新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大定位。几年来,通过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兰州新区已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兰州新区努力克服基础设施薄弱、建设资金紧缺、生态环境脆弱等各种困难,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多变、国内经济持续下行的不利因素,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运行调控,推进结构调整,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兰州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39.04亿元,跃升到了2015年的125.8亿元,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6.17亿元,年均增速达33.98%,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远超兰州市和省内其他地区同期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13年的5家,发展到2015年的50家,增长了10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2.08亿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27.9亿元,增长了13.4倍,年均增速达到88.92%,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作用进一步提升,现代制造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第三产业迅速成长壮大,从2011年的9.94亿元成长为2015年的27.04亿元,增长了2.72倍,年均增速达到27.7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1年的4.7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1亿元,增长了4.46倍,年均增速45.3%。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由2013年的4家,迅速发展到2015年的1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由2013年的2家,增加到2015年的19家。
——固定资产投资从2011年的140.3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00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各类固定资产投资1610亿元,年均增速37.38%,固定资产投资位次从全省各市州第11位上升到第9位,占兰州市投资比重从2011年的16.12%上升到2015年11月的26.54%,五年的时间提高了10.42个百分点。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1.3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亿元,四年间增长了6.62倍,年均增速达到87.95%。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化新城
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以来,始终坚持以规划编制为龙头,邀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院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56项。结合省委、省政府对兰州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要求,及时对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改,重点对空间结构进行了优化,重新调整了石化片区选址,增加了“飞地经济”产业片区;规划建设功能各有侧重的“一主三副”城市中心,即主中心、行政文化副中心、职教园区副中心、文化旅游副中心,以及服务半径约3公里的9个产城单元,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兰州新区加快推进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配套完善学校、医院、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核心区10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城市框架基本形成,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道路方面,累计开工建设纬一路、经十路等道路116条450公里,建成通车总里程338公里,兰秦快速通道和中川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初步形成了内部快速疏解、外部高速连接的城市路网框架。
——市政设施方面,第一给水厂、史喇口天然气站、1号热源厂、第一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和中川330KV变电站、空港110KV变电站等5座变电站已建成投运,为产业集聚发展和群众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引进建设兰州实验幼儿园、兰州一中绿地实验学校、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省体育馆、长城影视等一批优质教育、医疗和文化项目,华联超市、兰石宾馆等12个大型商贸服务项目建成运营,彩虹城、兰石等5大商圈初步形成,餐饮、住宿、商贸、娱乐等生活性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有力促进了产城融合发展。
——生态绿化方面,以南北山生态屏障建设和城市绿化为核心,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6.03万亩,完成城市绿化1.3万亩,2号生态湖、百花公园和迎宾公园已建成使用,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4号生态湖及其他水系和景观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招商引资推进新城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兰州新区把招商引资作为新区开发建设的生命线,按照“引新、引高、引强”的要求,围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水性材料、光电制造和生物医药六大产业,着力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截至目前,兰州新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281个,总投资3883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第19届至第21届兰洽会期间共签约项目107个,总投资2397.3亿元,特别是中国移动、绿地集团、正威集团、吉利汽车、青岛啤酒等38家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民营500强企业落户新区;兰石集团、科天化工、四联光电、亚太伊士顿电梯、陇星热能等36个项目已建成投产,绿地智慧金融城、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长城博览园等101个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这些项目成为促进新区产业集聚发展的生力军;与此同时,兰州新区企业“出城入园”步伐加快,累计实施“出城入园”项目51个,总投资447亿元,累计到位资金211亿元,青岛啤酒、榕通管业等11个项目已建成投产,际华3512、兰州电机厂等18个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有力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着眼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兰州新区坚持把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贯穿到开发建设的各领域,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被激发、增强。与此同时,兰州新区还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实施了一批惠民工程,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兰州新区加大资金和项目整合力度,着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加快农村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完成了中川镇红玉村、秦川镇建新村等15个村的整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2.2万人,在全省率先整体脱贫。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537万平方米,分配住房7649套,安置拆迁群众1.37万人,使农民从原来的土坯房搬进了水电气暖齐全的楼房。
同时,兰州新区全面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养老、就医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扎实推进,特别是为2.01万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每人每月最高可领取1071元,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之忧,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一座魅力新城已然在秦王川这片曾经沉寂千年的土地上迅速崛起。兰州新区,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燕澜月)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安排部署,兰州铁路局日前宣布对管内煤炭运价进行调整。调整具体情况如下:对全路实行统一运价的营业线的整车煤运输,基价2每吨公里下调1分,即洗精煤的基价2由每...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