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垃圾桶变成了大漏斗,提供给行人坐的长椅也变得残缺不全,才建好不久的电子公交站牌也被人敲掉了一块……”在街头行走一圈,我们发现总有许多这样那样关于城市公共设施遭到破坏的情形出现。不是偶然,不是个别,这样的情景在街头比比皆是。近日,记者也随机进行了采访。
在火车站附近的一处公交站台上,记者看到站台的玻璃、灯管都变得残缺不全,很明显是人为的损坏痕迹。因为站台玻璃受损,站台画框里的部分广告喷绘由于缺少玻璃的保护,已经被揉成皱巴巴的一团。而另外一边的公交车站牌上,玻璃只剩下一半,悬挂于框身,行人一不小心便有被割伤的危险。还有许多站牌上被贴上了小广告,很是难看。在采访中,记者正巧遇到一组公交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维修站台上一处损坏的有机玻璃,他们告诉记者,日常他们通过群众举报或者自己巡查发现损坏的公交站牌等公交设施就进行维修,但往往是维修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这让他们也很是无奈。尤其是像西关十字、火车站、南关什字等一些人流量较大的路段,公交设施被破坏更是严重。
不仅仅是公交公共设施,走在各个公园广场,记者发现许多公共健身场所的健身设施也频遭破坏,在东方红广场看到,好几样健身器械都变成了“缺胳膊少腿”的摆设,根本无法使用。
除此之外,市民还向本报反映了不少公共设施被破坏的情形,小西湖公园内的长椅有好几个都已经遭到了破坏,东部市场附近的行道护栏竟也遭遇了锯断、撞歪等“多舛”的命运。记者在街头随意采访了几位市民,市民王先生说:“我认为对待公共设施,每一个市民要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要把公共设施当成自己家的东西来爱惜,发现有破坏公共设施的现象,要敢于举报或制止。”而另一位市民刘小姐则对记者说道,她认为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和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应建立符合兰州市实际的管理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实行举报有奖制,引导每个人遵纪守法。对那些随意破坏公共设施者,要有道义上的谴责,更要依法惩处,让其承担破坏的后果。而市民李女士则认为,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宣传,鼓励倡议市民爱护公共基础设施。而且在学校,也应该开设相关的教育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起爱护公共基础设施的意识。
新闻推荐
【本报讯】“五一”小长假来临之际,兰州市各部门各单位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从节日出行、消费、安全等各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服务措施,保证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市安委办:安全...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