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晨报讯(首席记者张鹏翔 记者马成斌)半月前,本报与共青团甘肃省委、兰州新区管委会联合发起的“同植希望树,共圆绿色梦”大型公益活动火热开场,不少爱心人士和单位纷纷报名认捐,活动一度达到高潮……仅4月5日一天,本报就收到1300元爱心款,13棵爱心树被认捐,4月6日是报名最后一天,仍有不少市民赶到报社认捐树苗搭上前往新区植树的末班车。
认捐单位爱心树 留下一片绿
“这次活动真的非常棒,我们单位决定认捐5棵树,拟建成单位的树群。”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领导表示,看到本报报道后,他们单位的很多职工都希望能够栽植一些白榆树,因为黄河上游水资源的生态系统与兰州市的植被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种上几棵白榆树,让兰州新区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好。
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李维国告诉记者,兰州作为黄河穿城而过的一座城市,近年来的绿化工作一直做得很好,作为黄河水文监测管理单位能够为黄河沿岸城市植被绿化覆盖添砖加瓦义不容辞。“新区正处在发展当中,新区的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认捐活动,能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企业加入到捐树的活动中来,从而让兰州新区变得绿意盎然。”李维国说道。
种植家庭亲情树 亲近大自然
“孩子看到兰州晨报的报道后连说要认捐一棵白榆树,后来经过商量,我们决定以家庭名义种植两棵家庭亲情树。”陶先生说,他家孩子平时就喜欢种花种草,饲养宠物,苦于学业繁重无暇外出踏青,看到晨报发起的这次活动后,一家人想借此机会走出家门贴近大自然,亲手栽种两棵家庭亲情树。“两棵树就像父母一样守护在孩子身边,父母终会老去,而树木的成长会见证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陪伴他长大。”陶先生的妻子说。
4月6日是报名最后一天,兰州三十四中的张瑞华老师捐购了一株牡丹,她希望自己认捐的牡丹能像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样,花开满枝,艳撒神州,为兰州添绿,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为年迈的父母认捐一棵白榆,一株牡丹,借此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下一代做好榜样,希望孝心传遍天下。”一名中年女士深情地说,她认为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应当年年举办。
本报“同植希望树,共圆绿色梦”大型公益活动赢得了各界人士的赞誉。“不论是市民,企业,还是政府单位都可以参与到这次播绿的大型公益活动中,活动范围空前广泛,不仅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吸引了人们对绿色生态的向往。”市民刘先生高兴地说,植树种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至此,2016年“同植希望树,共圆绿色梦”大型公益活动社会报名工作全面截止,具体活动详情本报将于近日刊登,请认捐了白榆、牡丹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单位留意。
新闻推荐
如今,“90后”都已经步入到了晚婚的年纪,相信不出多久,家装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将由“70后、80后”逐步过渡到“90后”。俗话说得好,“得市场者得天下”,既然“90后”将是家装企业未来的主要目标群体,那...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