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说闻解词 别把“退居二线” 搞成“吃空饷”

来源:兰州晨报 2016-04-06 01:52   https://www.yybnet.net/

早退

未到规定时间而提早退离课堂、会场、岗位等的现象。比如学生早退,与会者提前离席,官员提早退离工作岗位。

时下,延迟退休是社会热议话题,国务院已明确今年将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但在湖南一些地方,近期却有一些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或50多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早退”,成为“休而不退”的“散吏”。(详见今日《兰州晨报》AⅡ04版)

当延迟退休遇上退居二线,而且是“加钱早退”,满满的都是违和感。上个月,人社部原副部长王晓初谈到延迟退休遭遇反对声音的问题时表示,别想不干活白拿钱。湖南这些自请“早退”的基层干部正打着不干活白拿钱、多拿钱的如意算盘。倘若他们能如愿“早退”,不仅用人公平备受拷问,而且推行延迟退休的难度会骤然增加。

恕直言,这种“早退”与“吃空饷”没有多大区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者梅赐琪认为,“吃空饷”可分两种情况:一类是“占坑”,一些干部亲属利用各种关系,人不上班,但把编制占了;另一种是“挪坑”,即退居二线,把职位挪出来,但把编制占住。在家歇着,待遇不变,甚至比在职时待遇更高,有这样的好处,难怪一些基层干部抢着“早退”。

优哉游哉的“早退”实际上是制度性“吃空饷”,其弊远大于利。虽然消化了一些冗员,但一边大量人员超编、一边有编者不干事的尴尬,不仅增加财政负担,还会导致用人不公,给基层政治生态带来困扰。据报道,在推出“早退”政策的地方,三四十岁的干部心理变化十分微妙。此外,“加钱早退”、“未老先退”等现象也屡遭舆论诟病。

从表面看,干部“早退”现象与机构改革、利益嬗变、“为官不易”、能力不济等因素息息相关;究其根源,“早退”现象击中了当前编制管理体制和干部管理体制的软肋,背后是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制度顽疾。因此,虽然不能“一棍子打死”退居二线政策,但既要警惕“早退”引发的跟风效应,又要研究制定长久之计。

用人不能“一刀切”,提前退休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要制定出公平、公开、科学、有效的制度。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能把“早退”搞成“吃空饷”,也不能加剧体制内外退休制度的不公问题。加强监督管理是必须的,“早退”干部不能是“闲人”或“散人”,更不能违规谋私利,理应发挥“余热”,或充当智库,或承担调研,或负责某一项具体工作等。关键是,“早退”干部要放下架子,充实自己,尽可能做一些事务性工作。

总之,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规范干部“早退”现象,不能任由各地的“土政策”胡来。(陈广江)

新闻推荐

微信扫一扫情感微倾诉讲述人王东旭化名岁采访人陈芊兰

微信扫一扫 情感微倾诉讲述人: 王东旭(化名)31岁采访人: 陈芊 兰州晨报记者采访时间: 2016年4月5日采访方式:QQ再次遇到她,我又感受到久违的心跳 英子(化名)是我的老婆,我和她在一起算是再...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说闻解词 别把“退居二线” 搞成“吃空饷”)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