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经典致敬
——省歌剧院首次排演歌剧《弄臣》中文版速记
意大利帕尔玛皇家歌剧院排演的歌剧《弄臣》剧照。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施秀萍
“啦啦……啦啦啦……”6月28日下午,省歌剧院小剧场内回响着高雅艺术的美妙音符,将于7月26日在这里首演的世界经典歌剧《弄臣》中文版正在紧张排演。
这是省歌剧院首次排演世界经典歌剧,填补了甘肃省乃至西北歌剧界从未排演过世界经典歌剧的空白;也在全国首次以中文版的艺术形式演绎《弄臣》,用中国语言讲述世界的故事。
做从未做过的事,才更有意义
歌剧,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继而传播到欧洲各国;一直到18世纪,意大利歌剧依然是欧洲的主流;到19世纪中后叶,则被誉为歌剧的“黄金时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国和意大利各领风骚。
歌剧《弄臣》即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创作的三幕歌剧。该剧由意大利著名编剧弗兰切斯科·玛利亚·皮亚维根据维克多·雨果的讽刺戏剧《国王寻欢作乐》改编,于1851年首演于威尼斯。
故事发生在16世纪的曼图亚公国。男主角利哥莱托貌丑背驼,是曼图亚公爵的一名弄臣,干着帮花花公子曼图亚公爵勾引朝臣妻女的勾当,引起共愤。大家定计实施报复,诱使利哥莱托把爱女吉尔达交给公爵;利哥莱托知晓实情后决定雇佣刺客杀死公爵,却发现吉尔达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替公爵赴死。
该剧讲述了弄臣利哥莱托可怜、可恨、可悲的一生,抨击了那个时代的君主专制制度。该剧故事精彩跌宕、人物性格鲜明、内心感情复杂,具有极强的戏剧冲突和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世界十大歌剧之一。截至目前,国内只有上海歌剧院和中央歌剧院排演过意大利语版的《弄臣》。
“排演世界经典《弄臣》中文版对省歌剧院乃至西北歌剧界意义不凡。”省歌剧院院长彭德明告诉记者,省歌剧院作为全国六家歌剧院之一,一直立足西北创演不辍,原创歌剧、音乐剧、交响合唱等艺术形式好戏连台,但以前从未涉足世界经典歌剧。而此次排演《弄臣》不仅填补了甘肃省乃至西北歌剧界从未排演世界经典歌剧的空白,也在全国首开先河,第一次将《弄臣》改编为“中文版”,拉近了歌剧这一高雅艺术在欣赏和审美上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做难上加难的事,才更有价值
歌剧,作为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表达剧情的戏剧。歌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因此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传统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而19世纪,以威尔第为代表的意大利歌剧,其旋律往往非常华丽且复杂精细,需要相当灵活的技巧和音调控制能力。
这对从未涉及西洋歌剧的省歌剧院绝对是个“大挑战”。
“有勇气、有决心向160多年前的世界经典致敬,这本身就很了不起。”特邀指挥许知俊非常赏识甘肃省歌剧院的这份信念和执着。在他看来,西洋歌剧历经几百年发展,其排练、演出形成的一定程序就像钟表一样,每个环节都是丝丝入扣的,而甘肃省歌剧院演职人员都未受过西方歌剧教育,根本不在西方歌剧的轨道上,“他们有一千个理由放弃,但却主动向挑战迈进。”
“仅中文台本对照翻译就用了一个月。”中文译配张程告诉记者,相比而言,歌剧译配更有难度,因为歌词不能直译,翻译时要既能表达原意,也要与歌剧的各种曲调音节“搭调”,这就是说,填词不但要恰如其分地填到每个音符里,还要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还要有文学性。所以,张程经常是白天与大家一起排练,晚上通宵达旦地再修改。
“排练包括演出,演员都不带话筒,这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省歌剧院副院长王存告诉记者,因为歌剧在故乡就是“不插电”的演出。
甘肃交响乐团、合唱团以及台前幕后默默无闻的人,每一个人都全力以赴。
“就像钢琴上的键,没有哪一个是不重要的。”与甘肃省歌剧院的演职人员朝夕相处的这段时间,许知俊被每一个参与《弄臣》排练的员工感动,在他看来,省歌剧院排演《弄臣》有着一个教学上的示范意义,“实力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这份心,就像‘磕长头\’,是不是能一直磕下去。”
“有价值就值得加倍付出。”此次排演世界经典歌剧《弄臣》,没有外请一个演员,所有角色全部由省歌剧院演员担纲,就是要向经典致敬的同时,培养和造就更多新人,建设符合发展的人才梯队;同时,让成立不久的甘肃交响乐团有更深入、更真切了解歌剧音乐特性的实践机会,提升团队业务水准、协作能力和创排原创歌剧的实力。
做文化惠民的事,才更有品质
“根本没有时间看字幕。”张程坦言,自己曾在北京看过一场原版歌剧,虽为业内人士,却丝毫听不懂,“中国人看戏是要看故事的,故事看懂了,才能喜欢并尽情享受音乐的魅力”。
“除了体现原版艺术要素,必须关注受众是怎样的感觉。”面对记者对中文版《弄臣》在艺术呈现方面的担忧和疑问,许知俊坦言,艺术不只是技术,要把每一个音符的感情和价值都传递给观众。如果由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用“山寨版”的意大利语演给还远远达不到欣赏原版歌剧水准的中国大众,“艺术效果才会真的打折。”
为了“保险”,省歌剧院还在临洮演出了“中文试验版”歌剧《弄臣》,效果之好让大家对中文版《弄臣》信心倍增。
“冰冷的铜管音色与不协和的和声充满了不祥之兆——悲剧气氛由此奠定。”排演时,声情并茂的讲述,瞬间把观众带进剧情里。张程告诉记者,除了用中文版,此次排演《弄臣》的最大特点,就是引入了许知俊在全国各地推广的艺术表现形式——讲述。
“通过讲述,向观众介绍剧情场景、人物关系、艺术特色。”许知俊说,就是让观众尤其是头一回看歌剧的观众,能“看得懂”。
“说到底,就是想真正实现文化惠民。”彭德明告诉记者,中文版《弄臣》将于7月26日在省歌剧院小剧场首演,并作为保留剧目进行甘肃演艺集团“欢乐兰州”优秀剧目周周演,以50元的票价每周演出,中场休息或演出结束后还可在小剧场茶座与亲朋好友品尝10元一杯的现磨咖啡,“你说,看演出的兰州人的周末是不是很惬意。”
当然,克服诸多困难排演世界经典,省歌剧院可不会满足于在小剧场“小打小闹”,“以后要做实景演出,从小剧场走向大剧场。”彭德明告诉记者,就是要向全国歌剧看齐,先《弄臣》,再《茶花女》……还要与省旅发委、省外办等合作,“让‘老外\’到兰州看意大利歌剧。”
“如果实现了,文化上的意义也许更大。”许知俊同样憧憬着美好未来,他说,文化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眼界和品质,相信“《弄臣》一定在兰州能弄成”。
新闻推荐
罗笑虎在兰州市城关区调研换届选举工作时指出 强化宣传动员 严格审核把关 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
罗笑虎在兰州市城关区调研换届选举工作时指出强化宣传动员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本报兰州讯(通讯员程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笑虎6月30日在兰州市城关区就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进行调研...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