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和爸爸逛完兰州规划馆后,爸爸又带我去了仅有几步之遥的“甘肃省国际会展中心”。他本来只想带我参观参观附近的建筑,但没想到这里好几天前就变成了“年货大卖场”,卖场里人流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为了方便人们买年货,全市四面八方都有开往会展中心的免费直通车。
首先在门口,就有一片摊位,摆满了书,挂着“XX出版社特价销售图书”的横幅。这些书大多只有15元至20元,确实便宜。我看中了几本书,但爸爸说下次来再买。
进门以后,我吃了一惊:这里人山人海,到处都充斥着小贩的叫卖声、人们的脚步声、商客间讨价还价的声音……充斥着满满的市井气息,与我家附近的菜市场没什么两样,只是更热闹,甚至还要拥挤好多。
过年,在中国向来都是喜庆的日子。一年到头,马上就要迎接新的一年,各种大大小小的收拾、准备肯定是少不了的。而“买年货”,则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买年货时,仿佛人们什么都缺:干果糖果?过年家里肯定不能少,买!锅碗瓢盆?一年中总会打碎几个碗,锅也需要更新换代,买!鸡鸭鱼肉?过年家中当然不能少了肉,买!……因为过年,好像买什么都有了理由,而且现在的微信、支付宝支付本来就模糊了人们“钱花出去了”的概念,一个个都提着大包小包,丝毫没有感觉肉疼,这一年到头,该剁的手,还是剁不掉。就连抱着“只来看看”的念头的我和爸爸,都买了两三百块钱的东西呢!
但无论怎么说,过年时买年货,就像有句歇后语说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店家薄利多销,不断地卖出商品,赚了钱,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买家也以实惠的价格,如愿以偿买到了过年的年货,高高兴兴,准备过年。看来,这过年买年货,既是一种习俗,又满足了人们“买买买”的需求,也让商贩们赚到了钱,人们都满心欢喜地迎接着“过大年”!
作文亮点:年货大卖场可以想象有多热闹庞杂,如此庞杂的地方一不小心就写成了流水账。小作者却化繁为简娓娓道来,充满生活气息。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房惠玲)3月1日,记者从2018年兰州市民政工作暨从严治党会议上获悉,今年兰州市继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补助水平,城市低保五区由每人每月612元提高到659元,三县由每人每月460...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