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带孩子走亲访友免不了要收红包,然而,父母经常说:“你还小,爸妈先给你存着!”听着合情合理,可是这钱存着存着,就消失不见了……那么,孩子的压岁钱到底该归谁?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法律性质是什么?父母私自挪用孩子的压岁钱是否属于违法行为?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传处鄢莎莎处长。
记者:法律上是如何定性压岁钱的?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法律性质是什么?
鄢法官:法律规定中并无“压岁钱”一说,但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实践充分尊重地方的风俗习惯。因此,基于千百年来形成的民间传统习俗,只要相关行为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便不会受到法律的禁止。一般来讲,不带有任何目的的民间亲戚朋友给孩子或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从法律上讲可以认为是一种赠与,赠与人是给压岁钱的亲戚朋友或长辈,受赠人是孩子。带有目的性的给孩子的压岁钱则另当别论。同时,《合同法》规定,赠与合同时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时实践性合同,压岁钱一经孩子接受,赠与合同便成立。
记者:孩子的压岁钱到底该归谁?父母有权没收吗?
鄢法官:前面已经说过压岁钱的法律性质是一种赠与,那么其归属也就很清楚了,接受赠与的主体是孩子,赠与物当然归孩子所有。我国《民法总则》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孩子虽小,但他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独立的民事主体都应该享有法律所规定的一切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所以父母是无权没收的。
记者:家长是否有权限制孩子的压岁钱怎么使用?
鄢法官:从法律上讲,孩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就是孩子的监护人。作为监护人,《民法总则》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这些规定也明确了父母对孩子在使用压岁钱时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记者:父母私自挪用孩子的压岁钱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鄢法官:前面已经提到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作为监护人,《民法总则》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父母私自使用孩子压岁钱,违法行为谈不上,最多也就是未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监护义务。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烁
新闻推荐
每天早晨7时10分,路上的行人并不太多,西固区环卫工马素琴来到山丹街美食一条街,已经在她的路段上开始保洁,哪怕是一个烟头、一片小纸屑都逃不过她的眼睛。马素琴的老家在武威,往年,春节前她都要请假回...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