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进行电子证据技术分析。
港剧《法证先锋》中有句经典台词:“人会说谎,但证据不会。”新的《刑事诉讼法》施行后,电子证据被明确为一种重要的证据类型。诸如短信、数字、符号甚至密码等大量“沉默的现场知情人”,在电子物证专家面前可都能“说话”,成为嫌疑人的“犯罪日记”。
早在2009年初,兰州市公安局就已建成电子物证实验室,并通过国家权威机构资质认证,是甘肃省目前最先进的电子物证实验室,为全省公安机关提取线索、固定证据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日前,记者走进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电子物证检验室,零距离探秘警方如何破解“犯罪密码”。
案 例
采访者
李 升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受访人
万学永 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电子物证检验室主任
范 迪 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电子物证检验室民警
2016年初,韩某等人帮助他人考试作弊案,轰动全省。作为甘肃省第一起团伙化、系统化无线网络协助他人作弊案件,没有成型的取证方法和技术支持,而且嫌疑人对犯罪事实拒不承认。一时间,警方陷入被动局面。
随后,办案单位将查获的***材设备移交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电子物证检验室。技术人员通过对作弊橡皮、项圈接收器、米粒耳塞等***材的采集、恢复和分析,成功获取了有价值的照片、数据等资料。根据这些数据,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电子物证检验室主任万学永和检验室民警范迪多次对作弊技术手段进行实验论证、对作弊设备进行应用还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成功地将整个案件的作案手法、作弊设备的可用性进行了完整还原,当犯罪嫌疑人面对从其手机提取的涉案数据后,很快放弃抵抗并交代协助他人作弊的犯罪事实。
2017年9月,已婚女子陆某和丈夫向警方报称,被王姓男性朋友占了便宜。警方随后将王某带回做进一步调查。
警方调查发现,两人案发当日确实在一起,但事隔一天后才向警方报案让民警心存疑虑。面对民警讯问,王某却坚称二人是情人关系。在案件尚不能明确定性的情况下,警方对二人手机进行检验,恢复出已被删除的照片和聊天记录、语音通话等数据资料。这些资料显示,两人案发前后聊天言语暧昧,照片显示出两人有亲密举动。警方据此否定了陆某状告王某的指控。
对话
如何让证据说话 破解犯罪密码
记者:在电子物证实验室,您是如何做到让证据说话的?
万学永:信息化社会,一切生活都离不开数据,工作生活都有数据的参与。诸如电子商贸活动和其他许多基于网络的人际交往等,而电子文件已经成为传递信息、记录事实的重要载体,它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违法犯罪提供了空间和手段。电子物证技术,即对利用电子载体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中的各种证据进行收集、固定、审查和确认。警方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运用科技手段,有能力破解嫌疑人的个人电脑、电子邮箱及聊天工具,并恢复其已删除的磁盘信息、通话记录、手机短信等,甚至一些被犯罪嫌疑人恶意篡改的数据、文件资料等,都能在电子物证实验室得到恢复,并从中发现蛛丝马迹,汇集总结后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令犯罪分子无所遁迹。
记者:这些常人眼中的数据垃圾对于警方来说意味着什么?
范迪:寻常人眼中的数字、符号组成的满屏乱码,在我们这里都有可能是线索,或是犯罪日记。我们都能从大量的碎片化电子数据中分析出重要的电子证据。信息碎片的作用很大,但以往易被忽略。电子物证实验室尽可能多地提取这些“碎片”,改变以往刑事侦查等办案工作单纯倚重书证、物证、口供的工作思维模式,能有力提升办案效率。举个例子,即便你把手机摔坏、用水浸泡、用酸性物质进行腐蚀,破坏里面已经删除的数据,认为天衣无缝。但我们依然可以恢复,从中分析出重要数据,电脑操作者浏览过什么网页、登录过什么网站、编写或删除过什么文档,让数据成为关键线索和证据,为整个证据链的形成及定罪量刑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记者:信息化社会中,对于破案来说,电子证据到底有多重要?
范迪:当电信网络诈骗也互联网+以后,危害程度即呈几何级数增长,涉案金额少则百万,多则上亿。对于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来说,证据体系更多地向电子证据倾斜。因此,关于电信网络案件中电子证据的分析就变得非常重要且关键。而在司法实践中,认定犯罪的主观故意,历来是审查判断的重点,这也是让检察官、法官感到最为棘手的问题。电子证据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证明难题。
支招
如何及时取证电子证据
记者:普通人在生活工作中如何搜集、使用电子证据,并在法庭上维护自身权益时获得采信?
万学永:关于电子物证可作为民事案件证据的新司法解释正式施行后,不少市民以为只要保存了交往、交易的电子聊天记录,对对方微博等信息进行了截屏,将来就能够打赢官司或作为证据使用。但是,电子数据相对书证、物证等传统证据而言,因具有易被删除、修改和破坏等特性,且对数据产生时间和实际行为人都是诉讼争议的重点。所以必须第一时间取证,可以通过及时向公证处申请作公证等方式将之固定下来,及时送有鉴定资质的机构进行鉴定,增强证据的效力。对于公安机关来说,侦查阶段它是线索是侦破方向,诉讼阶段那就是有力证据。而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固定证据的非主要手段,对于重大事项还是需要以更直接的“白纸黑字”形式,要求对方“签字画押”,防范法律风险于未然。
记者: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哪些生活细节防止自身利益受损?
万学永:如今,因为种种因素,公民个人信息泄漏严重,这也是导致老百姓利益受损的重要原因。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对个人信息、隐私进行保护,不要被一些商家所谓的抽红包、领红包等活动所诱惑,盲目填写个人及家庭信息,导致泄漏。此外,在移动支付、扫码时,切记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手机中毒引发的个人隐私泄漏。
其次,一定要给家人留下应急备用联系方式。侦办案件中民警发现,诈骗嫌疑人在实施电信诈骗时,特别是向受骗者通报其子女或家人出意外需要用钱时,通常都会设法让当事人手机无法接通,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对此,警方建议,家人之间特别是生活居住相对分开的,相互之间一定留下应急备用联系方式,诸如父母应留存子女的好友、同事等电话,方便突发情况下联系。遇到诸如打电话要求汇款、视频连线要求汇款的,不管多么紧急的情况,自己打个电话核实后再决定,如此一来,骗子得逞的机会会少很多。
第三,移动支付一定要选择国家认可的支付平台和商家,切勿随意进行扫码进行关注或下载软件,避免中了别有用心之人的木马病毒。更重要的是,现在大多数人使用网银、支付宝等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验证码、认证码和“个人授权”的谨慎操作和保密,不要轻易转发给别人,避免造成钱财损失。
图/兰州晨报通讯员 苟宏伟
新闻推荐
兰州租房市场悄然“升温” 热点区域租金微涨大型中介每天租房成交量可达5单 不少业主“转售为租”
“从上午9点到中午,我已经接到5个看房电话了。”最近,正在出租房屋的市民沈先生别提有多高兴了。年前降低价格也不见租客的房子,最近却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外地人员陆续回城,兰州的...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