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兰白自创区”建设实施方案(三)

来源:兰州日报 2018-07-03 04:21   https://www.yybnet.net/

(接上期)2.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建成国家科学中心或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学研究平台。依托高校建设一批省级大学科技园,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兰白自创区建立产业研究院。完善平台建设布局,形成涵盖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研设施、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的共享服务平台体系。整合全省创新资源,建立创新服务平台,实现各类创新主体的有效对接。建设兰白自创区科技管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发行“创新券”,促进科技信息开放共享。组建企业运作的人才协同创新中心和创新研究院。建设一批企业主导型、天使+孵化型、开放空间型、媒体平台型、新型地产型和产业驱动型的新型孵化器。加快建设专门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充分发挥兰州科技大市场在创新资源集聚等方面的作用,助力兰白自创区建设。

(责任主体:兰州市白银市;实施主体:兰州自创区管委会、白银自创区管委会;省直牵头部门:省科技厅;配合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等)

3.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积极培育创新龙头企业,支持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创新发展能力强的创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年营销额超千万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快形成以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以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生力军的全产业链创新型企业集群。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责任主体:兰州市、白银市;实施主体:兰州自创区管委会、白银自创区管委会;省直牵头部门:省科技厅;配合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等)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建立和加强对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统一保护体制。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区域布局,形成知识产权资源与科技、产业、社会协同发展机制。围绕重大产业规划、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实施一批产业规划类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促进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培育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提高知识产权运营和融资水平。推进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建设,加快高价值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技术落地实施,发挥高价值专利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发挥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和影响,加强特色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责任主体:兰州市、白银市;实施主体:兰州自创区管委会、白银自创区管委会;省直牵头部门:省知识产权局;配合部门: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

(三)加快产业高技术化转型升级

1.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军地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核产业、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军工电子、特种化工、应急产业、生物医药和军工服务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发现和培育新的产业爆发点和增长点,把人工智能、二次元产业、区块链等新技术作为提升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大力扶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责任主体:兰州市、白银市;实施主体:兰州自创区管委会、白银自创区管委会;省直牵头部门:省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省工信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政府国资委、省财政厅等)

生物医药产业。结合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依托兰州高新区、白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集聚生物医药企业,加强技术引领,加大新药研发和中药材品种开发,着力提升大品种创新药物产业层次。发展现代中医药大品种、中药配方颗粒、保健品和提取物,不断丰富中医药品种、扩大产业规模。开发药膳和药食同源中药材相关产品,提高中药材资源的产品附加值,延伸发展中药材种植深加工、医疗器械、动物疫苗、保健品等产业链,实施肿瘤学科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现代中藏药、生物工程、健康养生等优势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依托甘肃省原材料产业基础和优势,围绕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石化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大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延伸拓展产业链,优化产业配置,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和高端结构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形成有色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电池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功能结构材料等产业集群。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围绕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和“互联网+”协同制造行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提升石化装备、新能源装备、智能电工电气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现代农机装备、新型专用装备、新型矿山无轨车辆、公共安全核心技术与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支撑能力。积极推进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科学装置创新创业园建设,建立一批关键基础件、检测控制设备、行业通用检测平台。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智能制造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逐步形成绿色、智能、协同制造为特征的先进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产业。围绕节能、污染防治、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提高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提升高效节能、大气治理、污水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提高集成配套和综合服务能力。依托白银高新区首批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全力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服务、碳交易服务、第三方认证服务等节能环保服务业,逐步形成涵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产品应用和节能环保服务一体化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信息技术及软件产业。加快丝绸之路信息港建设,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辐射中西亚的信息通信枢纽和信息产业基地,拓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实施“互联网+”行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依托兰州高新区国家级软件园,着力提升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材料、应用电子设备、应用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等产业科技支撑能力。突破发展集成电路及配套、软件及服务、大数据技术及应用等产业链,打造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与重点产品生产基地。

新能源产业。围绕缓解能源瓶颈制约,着力提升风电、太阳能、智能电网、大型风机零部件和整机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科技支撑能力,稳步开发生物质能,有序发展核应用产业,不断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新能源装备集成化发展。培育新能源关联产业,开展“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发展智能电网,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实现新能源优势资源有效转化。积极推动中科院核创院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项目建设,开展基于钍基熔盐堆的低碳新能源示范系统研发。

现代服务业。重点推动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科技创新与服务模式、科技与文化、个性化关键技术与信息平台的融合。着力提升电商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技术、金融保险、文化旅游、养老养生等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能力,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结合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农业、交通、环保等重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示范。推进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研发设计与科技服务业、金融与保险服务业、文化与旅游服务业、养老与保健养生服务业等行业高端化发展,建立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产业集群。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理整理/图

新闻推荐

门神门神扛大刀

西班牙斗牛士已精疲力竭,11名角斗士最后的挣扎和怒吼声也完全淹没在莫斯科卢日尼基球场的万千热情球迷的声浪中。德赫亚呆...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兰白自创区”建设实施方案(三))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