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翠柏映忠魂,满腔真情祭英雄。走进永昌革命烈士陵园红西路军烈士公墓,一面长8.8米、高2.6米、厚1.2米的汉白玉纪念碑矗立在正前方,纪念碑正面是徐向前元帅题写的“西路军烈士永垂千古”九个大字。纪念碑后面是一座直径12米、高3.6米的烈士大墓。
“这座大墓里安葬着1700多具西路军烈士的遗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红西路军后代西征重访团成员围着大墓默默哀思,大家用杯中的酒祭奠长眠在这里的英灵。
“你们快来看,这些墓碑上刻的全是无名烈士。”寻访团成员陈海燕哽咽着说,“他们虽然没有留下名字,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铭刻他们的名字——永远的红军!”。
烈士大墓后面排列着256座黑色大理石墓碑,看着上面“无名烈士”几个红色的碑刻,西征重访团成员的心情格外沉重。
“这里面分别安葬着从罗罗湾、黄家学墓地迁移过来256名烈士遗骨,其中团级以上烈士34人,更多的是没有名字的无名烈士。”大家抚摸着墓碑上的红五星,一遍遍擦拭着墓碑,悲伤的泪水一次次浸满眼眶。
1936年11月18日至12月27日,西路军在永昌与马家军浴血奋战43天,击毙击伤敌人6000多人,击落敌机一架。为保卫新生的永昌苏维埃政权的2000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在永昌大地,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在永昌大地上谱写了一部英勇悲壮的英雄史诗。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永远铭记。今天,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西路军后代来祭奠英烈,他们用永远的铭记来延续你们的事业。
“没有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就没有我们幸福美好的今天,我们要用行动感召更多的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西征重访团成员胡忆朝、安宁、赵玉兰告诉记者,目前,除了红军后代每年不定期重走长征路祭拜先烈,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了他们“追寻先烈足迹、弘扬长征精神”的行列。“我们今天重走长征路,就是牢记当年红军的苦难与辉煌,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让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建平
新闻推荐
马敏泉(右二)在工作中(资料图)“哪里冒黑烟,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哪里有尘土,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哪里出现污染,哪里需要我们,我们随...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