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科技日报:不戴“帽子” 办大学就名不正言不顺吗

来源:科技日报 2018-10-29 09:48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刚刚卸任的山西大学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类似这样的观点:办大学,有“帽子”才能名正言顺,有名分比什么都重要。很明显,这位校长的论调与科学精神相悖,有些不中听。然而,校长所言何尝不是一番“不正确的实话”,这其实比讲一堆“正确的废话”要有诚意、有意义得多。

谁也不能否认,山西大学要发展就必须戴上“帽子”——有了名分、平台,自己再“争气”一些,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多支持和资源,才有可能良性循序向前,从而弥补一些地理、环境上的劣势。毕竟,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下,连自带光环的兰州大学都难逃“风雨飘摇”的命运,遑论其他。或许可以说,对于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大学而言,“帽子”的神奇功效不亚于救命稻草。

当然,刚需之外,“帽子”更多时候是一道“名成而利就”的门槛。没人会嫌钱多,那些发展得顺风顺水的大学,对于多几顶锦上添花的“帽子”自然也是乐意之至。有钱有资源,就能轻松吸引优秀的师资;各项评估指标上去了,又能轻松摘得更多更好的“帽子”……如此办大学,可不是有“帽子”万事足、有名分比什么都重要么。

而除了优化师资,“帽子”对办大学还有一大神助攻,就是招徕生源。就业时,全社会不加掩饰地对顶着诸如985、211等“帽子”的毕业生更加“友好”,很多单位甚至直接将此设为招聘的硬性条件,哪怕这一条件与能否胜任工作其实毫无关联。比如,曾在采访时听过某铁路建设单位老员工吐槽:真正专业对口的铁路院校毕业生连报名资格都没有,而符合条件最后招进来的985、211毕业生很多根本不懂铁路。

现实是荒诞的,“帽子”作为功利主义的代表性产物,偏偏能在理应纯粹的学术生态里覆雨翻云,为大学发展照亮一条“康庄大道”。校长也是坦诚的,没有“帽子”,办大学将举步维艰。这与科学精神所指谪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是相似的——道理浅显易懂,但裹挟在社会现实里,暂时没啥太好的解决办法。

(原题为:《不戴“帽子”,办大学就名不正言不顺吗》)

新闻推荐

爆红朋友圈的“敬礼男孩”入选

爆红朋友圈的“敬礼男孩”赵梓程(右五)(首席记者于永昭文/图)一名背着书包的小男孩在马路上听到校园广播里国歌响起,他立即...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科技日报:不戴“帽子” 办大学就名不正言不顺吗)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